中国网1月16日讯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从调控手段看,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
马建堂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一是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首先,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较大,发展空间巨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激发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其次,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效应日益显现。再次,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并为经济增长创造新动力。
二是从短期看,中国内需增长仍然稳健。2011年,中国消费和投资形势总体良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1.3%,比上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
三是从调控手段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近年,中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都在3%以内,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都在20%以内,远低于国际警戒线。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1—11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6.8%。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政府调控经济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货币政策方面,随着物价调控成效日益显现,稳健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也有所增加。
同时,马建堂指出,尽管当前物价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但要看到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压力依然存在,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实现物价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物价走势还存在反弹的可能,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上涨仍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