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其中,2011年12月同比上涨4.1%,以持续5个月的回落态势“收官”。尽管通胀压力持续放缓,但由于全年涨幅大大超过2011年初预计4%的目标,2012年货币政策的走向又成为市场议论的焦点。
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蓝墨水新年论坛”上,多位经济学家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作出了不同解读。
出口增速或接近零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胀压力回落的同时,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速也在持续放缓。根据统计局数据,去年12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7%,环比下跌0.3%,PPI加速回落显示工业增速仍处于下滑态势。同时,此前海关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去年12月进出口增速降至13.4%,为两年多以来新低。
这一状况在今年也不会有太大改观。“受需求制约,2012年经济下行已成为一个既定的事情。我认为,今年经济增长率会在8.5%或以下。”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如是说。在他看来,首先是因为受到欧美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速会继续放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可能是负贡献;其次,长期以来,投资率已经过高。过高的投资率导致了持续的产能过剩,因此继续以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最后,消费投资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需求方面的因素,即使继续保持增长,也不一定能够根本扭转消费力持续下降的局面。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也赞同这一观点。“今年海外经济形势很难有所起色。”他认为,靠过去出口拉动型的模式,今年难以持续。“第一,美国经济失衡,在供给、生产方面很难看到一个新的增长点,而只是靠消费、借贷去刺激经济;第二,欧债危机,货币与财政二者之间没有办法进行同构性的解决方案的话,这个也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价格也会不断攀升,在剔除价格因素后,2012年实际出口增速可能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