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气预报员无法预测飓风的确切路径时,他们往往告诫当地居民要“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这句箴言也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全球经济气候和发展中国家的前景。
欧洲的财政金融危机与美国的财政风险相伴而来,加剧了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不安情绪。这种不安情绪增加了明年出现更为不利的增长情景的概率,迫使发展中国家必须吸收2008年危机的教训,才能在风暴来临时得到保护。可以把这些准备叫作对2012年及其以后的告诫吧。
危险已扩散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没有哪个市场能够完全不受影响。发展中国家多半都已经从2008至2009年的危机中迅速复苏,但其目前的反周期政策空间与几年前相比更加受限。世界银行所做的模拟显示,随着不安情绪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可能会从2011年的6%左右降到2012年的5.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在2011年和2012年可能会滑落到2%以下。假如发达国家的形势急剧恶化,还要糟糕得多的结果不难想见。
发达国家的金融问题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增长放缓和减贫成果受到削弱,确切的传导机制因国家而异,传导渠道包括贸易联系、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以及贸易和基础设施融资缩减的风险。
以下是给发展中国家决策者在“做最坏的准备”时可供考虑的五项措施:
【财政】
减少低效公共支出
明确新的收入来源
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财政空间要小于2008年危机爆发前的状况。2010年,42%的发展中国家财政赤字达到或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各国政府需要弄清楚有哪些领域可以节约开支,有哪些新的收入来源,为一旦再次出现危机采取反周期干预措施构筑财政空间。对于外部融资需求超过国内生产总值5%的50多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问题可能尤为严重。
背负大量到期的长短期债务和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应当尽可能立即着手为这些需求提前预备资金,以避免日后大幅削减政府和私营部门支出。石油和金属出口国的财政压力可能特别严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造成石油出口国政府的收支平衡大幅恶化。
【投资】
预备中期项目清单
确定新的增长动力
如果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旷日持久的缓慢增长期,要想让反周期干预措施发挥作用,就需要着眼于能够在短期内创造就业并有利于促进未来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项目。各国政府应当甄别和预备一份此类“准备投资”项目清单,以促进中期增长,而不仅仅局限于为了刺激短期需求临时找来的“圆锹锄头”项目。缓解基础设施瓶颈、绿色投资项目和职业培训都是可能的备选项目。政府如果能够帮助启动此类项目和计划,就可以从一种对危机的被动反应模式向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创造机会的模式转变。
【金融】
重视监督防范风险
测试内资银行能力
各国政府需要监督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健性,建立对冲击的防范能力。上次危机揭示出暴露在外国银行系统面前会构成脆弱性。这种暴露引起了对建立适当的监督和处置制度的重视。此类安全保障措施有助于将特别脆弱的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自2008年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和信贷政策,要求国有银行放贷支持经济复苏。有些经济体可能出现过热,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例如在房地产业或股市)。
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引发内资银行危机,尤其是在近年来信贷大幅增加的国家,各国应当对其内资银行进行压力测试。
【社保】
改进计划瞄准目标
强化弱势群体保护
各国政府需要为保护弱势人群做好准备。财政空间受限就意味着需要改进社会保障计划的瞄准目标。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08至2009年期间强化了社会安全网。那段时间的数据和国家案例可供改善和扩大社保计划参考借鉴。世界银行的社会政策专家一直致力于梳理总结巴西的“家庭补贴计划”、墨西哥的“教育、健康和食品计划”等国家计划的经验教训。在危机爆发前加强社保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改革】
以外部危机为契机
推进内部改革进程
2008至2009年的危机和目前的经济动荡都源于发展中国家以外的地区。外部冲击可以成为推动内部改革的时机。发展中国家可以准备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既要有利于改善长期发展前景,又要能在爆发全面危机的情况下迅速加以实施。其中减少浪费,提升公共支出的质量,能够对公共部门的效率产生持久和积极的影响。一个好的例子就是对能源使用特别是石油的浪费性补贴,这种补贴扭曲了激励机制,且往往是补贴富人不补贴穷人。
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对于源自发达国家的冲击是难以不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就能在风暴来袭时安然度过,并为全球复苏做出贡献。发展中国家与全球繁荣之间有着双赢的联系。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在过去5年贡献了全球增长的2/3。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势头,对于其自身的继续发展和全球稳定都十分重要。(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