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经济增长成果要更加普惠于民

时间:2011-12-13 10:09   来源:央视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日召开,持续三天。这是10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市场对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表现尤其关注。可以预期的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必将成为保民生议题的重要内容。(12月12日《南方日报》)

  年年此时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来是我国来年经济工作的圭臬。去年今时,2011被定调为“复杂年”,而2012的情势可能更为诡谲:美债危机后欧债发酵,希腊等相继深陷泥沼……经济一体化的唇齿之依已经显现出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影响。在CPI及PPI均指向经济下滑风险加剧的信号时,与“宏调大纲”同样备受关注的,是“于困难中如何纾解民生之艰”。

  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当为定调保民生议题的重要内容。根据往年的惯例,正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会延续在此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与基调——而9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当下来说,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绝不仅仅有益于“橄榄型社会”建设:一者,对于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四个着力”而言,“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无疑是提振经济内生力的根本之计,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结结实实上了一课——使我们意识到“内需”的重要性,在外部需求乏力的时候,内需要给力,第一步就是要让为数最多的中低收入者有消费能力;二者,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也多有裨益。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比例失衡等问题有所加剧,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财政收入及企业利润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财政收入达9.08万亿元,增长28.1%,创历史新高;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25.3%——然而,1月至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7%,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幅。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人”,普惠于民的增长才能契合目的正义。

  有人说,幸福各有版本,不幸却多有相似。转型期的诸多问题,不少可以归入“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层面。如何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无非三个层面:一方面,从初次分配来看,“劳有所值”、“劳有所得”是关键,毕竟,大多中低收入者获得报酬的方式仍倚重“劳动”——这就需要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时候,建立起市场化的劳动力货币体系,推动劳资关系中协商对话机制的确立,在确保资本等生产要素合理获益的前提下,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注重再分配中顶层设计的改革,用工资、社会保险、职业福利三位一体的“新薪酬体系”取代当前只关注工资、甚至只关注最低工资的现象,以更完备的个税改革开启一揽子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幕,“损有余补不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大国财政在二次调节中的杠杆作用,在税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平衡各利益主体关系,在无碍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下,适度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此外,以慈善为代表的三次分配也是完善分配制度、调整多元利益的重要内容。

  关注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心系民生,是经济版图中的重头戏。宏观经济“定调”中低收入者远景,不啻于寒冬中的暖意,也必将裨益于2012的经济大局。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