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通货膨胀压力、资产泡沫、隐约出现的资本流动逆转等不确定因素下,中国外贸在今年1月仍然交出了一份相当辉煌的答卷:进出口总值2950 .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其中出口1507 .3亿美元,同比增长37 .7%;进口1442 .8亿美元,同比增长51%;贸易顺差64.5亿美元,同比减少53.5%。
上述贸易数据意味着什么?强劲增长的出口首先意味着中国产业、中国外贸的竞争力仍然强劲,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动摇。不错,中国出口产业曾高度依赖于价格竞争策略和廉价劳动力“优势”,而目前的中国正在经历大幅度成本上升,去年的加薪潮就曾让国内外商界不少人惊呼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由于我国正努力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让更广大的国民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而且集中于努力在一次分配环节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的态势将持续下去,国内外都有一些人据此看空中国产业和出口前景,而唱多印度、越南等后发国家。但中国不应也不可能永远安于依赖廉价要素成本赚取一点可怜利润,中国在人力资源、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是印度、越南等力图赶超中国者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赶上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后发国家的国内市场更赋予中国强大的大国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沿海成熟产业的转移将更多地转向中国内地而不是海外后发国家,中国产业升级又将为中国创造更多、增值率更高的优势产业,今年1月中国出口的高增长就是一个预示。
其次,增长的出口还意味着我国贸易伙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正趋向改善,正是这种改善增强了他们的进口需求和支付能力。尽管2月份的春节长假必然促使出口企业赶在节前加班加点生产出口,但假如单有这一春节效应而没有贸易伙伴需求的增长,仍不足以造就如此高增长的出口。
第三,中国贸易结构仍在继续改善,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总体。1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1597.5亿美元,增长49.9%,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48.9亿美元,增长44.1%,高于出口总额增幅(37.7%)6.4个百分点之多。
此外,毫无疑问,在“全球经济失衡”话题已经热炒数年的背景下,中国贸易差额的变动分外引人注目;今年1月我国贸易顺差64.5亿美元,同比锐减53.5%之多,更会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我国贸易顺差减少是在出口继续高增长的同时发生的,它并不会给我们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带来危险,而是有助于我们的经济外部平衡。
从东南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到巴西,中国通过自己旺盛的进口需求拉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以至于在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舆论称去年奇迹般的经济复苏本质上是“中国制造”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还会越来越多地进口,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发挥这种拉动经济的作用。投桃报李,其它国家是否也该对中国人员、商品和资本给予更公正的待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