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不可掉以轻心

时间:2010-09-14 09:5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今年是中国和世界银行合作30周年。30年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国在世行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哪些变化?世界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十二五”规划应关注哪些重点问题?如何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作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履职两年多的世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接受记者专访,就这些热点问题做出回答。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投票权将最终实现对等”

  问:下一步世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林毅夫:下一阶段世行改革将继续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在多极增长的世界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世行和其他国际机构改革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投票权的比例要争取达到50∶50。

  此外,过去国际机构领导人主要来自发达国家,未来改革的方向是,不分国家、按能力评选出任领导。世行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这几年高层职务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选越来越多。

  “世界经济存在‘二次探底’风险”

  问:您是否同意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看法?当前世界经济走向如何?

  林毅夫:虽然目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并未发生,但风险一直存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问题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但到了后期,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部门。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和高失业率,并由此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相对不足,经济下滑压力增大。

  目前,发达国家大多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但继续采用刺激政策也使政府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威胁经济安全;另一方面,如果现在退出刺激政策,可能会导致需求下滑、失业率上升。

  幸运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多极增长阶段。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相对较好。由于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外汇状况良好,产能升级仍有较大空间,有利于扩大内需。发展中国家内需的较快增长,将拉升对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有助于帮助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复苏。

  因此,对于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不可掉以轻心。刺激政策的退出,要谨慎从事,相机而行。

  “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是搞好自己的经济”

  问: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林毅夫:中国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经济搞好。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并带动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的带动效应对世界经济来说也是利好。

  此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可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其他全球事务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技术、经验、投资等方面协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

  “中国‘十二五’规划应从注重速度转向更注重质量”

  问:“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哪些方面是您最关注的?

  林毅夫: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重点。这不仅对于未来5年,甚至对在未来10年、15年的中长期发展都非常重要。目前,发达国家需求相对以往有所减弱,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下去,这要求经济增长从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为主。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这几年气候灾害频繁,和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全球气候变暖和高碳的经济增长方式密不可分,这要求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必须着力实现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第三,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改善,但相对经济发展来说,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城乡差别、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二五”规划应从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着力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应关注三大领域”

  问: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得到中国社会热切关注。您有何建议?

  林毅夫: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劳动在一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而公司和富人收入所占比重却越来越高。这一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关系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否让全民分享。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出现,与中国渐进式改革进程中一些旧体制尚未完全改变有关。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三个领域非常重要。一是金融领域。我国金融体系目前仍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主要为大公司和富人提供资金服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以及小农户很难从中得到资金服务。穷人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二是改革中财富转移的不公。比如资源开采税费很低,国家所有的资源转移到资源开采企业,造成财富转移中的分配不公。第三,垄断性行业也加剧了分配不公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坚持市场经济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