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粮价冲击 中国须有两手准备

时间:2010-08-12 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7月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暴涨42%,创半个世纪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欧洲市场小麦价格上涨近50%,为30年来最大单月涨幅。在国内,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也随国际市场一路飙升。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了2007年至2008年那场全球性粮荒,只不过彼时的急先锋是大米和玉米,而这一次则换作了小麦而已。

  但时隔仅两年,高粮价便卷土重来,显然已具备了某种经济周期性。这不能不让人思索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人口规模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以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全球粮食供求格局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堪称“锋刃上的平衡”,供给所预留的冗余空间极其有限,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放大供给的不足。这些扰动因素包括经济增长过热、投机、自然灾害等,甚至某一个并非关键的粮食出口国的临时政策也会引发席卷全球的“蝴蝶效应”。这一切,不由得让人喟叹:当今全球粮食安全建在一个何等脆弱的冰山之上!

  遗憾的是,虽然经历过上一次粮食危机,但各国对诸如粮食储备系统是否更加健全、一些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是否已调整了畸形的农业政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盛行的投机行为是否被有效抑制、大量粮食被用于生产汽车用生物燃料的荒诞现象是否得到了纠正等问题的答案,却很难提振世人的信心。

  最近十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高居95%的水平,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也堪称完备。不过,随着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粮价与国际市场日益接轨,尽管目前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依然无法完全隔绝外部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独善其身。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