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崛起机会

时间:2010-07-19 16:07   来源:瞭望

  连续7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决不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偶然事故,而是标志着我国主要依靠出口加工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接近极限

  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最初主要是对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制造业的冲击,这一影响仍在向深度发展。一年多来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也表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出口加工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走到尽头,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和挑战,而且客观上也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一些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2009年,我国制造业GDP已经达到2.3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2.2万亿美元。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受到沉重打击,制造业国际格局也发生很大变化。如何临“危”乘“机”,兴利除弊,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尽快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十分突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发轫之初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资源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通过出口以及相应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是发展方式粗放。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依靠土地、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况愈下。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虽然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在国内。比如,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40%,都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三是产品附加值不高。由于缺乏自主品牌,缺少知名品牌,我国90%左右的出口商品属于代工生产或者贴牌生产,产品增加值只相当于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

  实际上,这些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由于制造业日子好过,因而国内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压力,习惯于在国际价值链低端恶性竞争。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外需萎缩,使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暴露无遗。在实施一揽子计划过程中,我们更多依赖增加政府投资代替出口下降。在新一轮投资需求刺激下,许多地方纷纷选择产业关联度大的汽车等产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继续盲目扩张产能,在“去库存化”的同时,又出现了新一轮产能过剩。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