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不会因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改变。从中长期看,中国需要谨慎地控制货币政策、投资增长,管理好通胀预期,控制资产价格上涨。
在5月23日举行的“2010中国基金业金牛奖颁奖典礼”上,李稻葵发表主题演讲称,中国具备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长期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担忧在于金融能否长期保持稳定。
他指出,目前,我国的广义货币量与GDP的比例已经达到180%之高,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充裕流动性很容易推动资产上涨。因此,未来5到10年,我国政策须向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谨慎地控制货币政策、控制投资的增长,谨慎地管理控制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二是在金融市场上增加高质量的金融资产;三是鼓励企业海外投资,在全球配置我国的金融资产。
“人民币国际化历史趋势已经形成,但这对中国经济非常有益,我们要研究如何把流入中国的资金更好地配置到全世界去,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他说。
他还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引发的市场波动已基本结束,不大可能引起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李稻葵认为,欧洲具有强大的救火能力。一方面,欧盟已通过7500亿欧元的财政救助方案,7500亿欧元占欧元区GDP的8%-9%,是希腊GDP的三到四倍。另一方面,欧洲的中央银行还没有大规模开始救助,只是刚刚允许自己的分支机构购买市场上的希腊债券,“但我相信,欧洲银行的态度最终会改变,因为当前欧洲形势如果不改变,对欧洲大国,对法国、德国肯定是不利的。”他表示。
李稻葵称,危机使欧洲各国意识到了欧元、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性,所以他们还将出重拳营救这场金融危机。如果这场危机演变成欧元危机,导致经济的二次探底,首先对德国不利。德国是欧洲一体化包括欧元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没有欧洲一体化、没有欧元,德国早就像日本和美国一样陷入贸易争端。而西班牙、爱尔兰这些国家,如果没有欧元早已陷入了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式的国际收支危机。
他还表示,美国也不希望欧洲危机不断蔓延。欧元汇率继续下降对美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欧洲主权不仅可以稳定,政府也会稳定汇率。(任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