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Mckinnon用“汇率之战”这个词来描述近年来中美之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争执。这场中美汇率之争在中国的虎年表现得尤为激烈,表面上虽然没有硝烟,却在历史撞击现实的回音里,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利益的激烈角逐,我们正面对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下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美国财长盖特纳将来北京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讨论的议题就包括汇率问题,外界推测此举将为人民币升值的一些措施做好铺垫。前日,盖特纳在接受美国一家媒体采访时再次公开表示,“我认为这么做(人民币升值)非常符合其自身利益”。而中国方面,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谈及即将到来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时说,中国和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静悄悄地进行沟通”。
“战争”如何演绎,我们拭目以待。
美方:
一度强力“劝说”人民币升值
进入2010年,短短数月时间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噪音便从未止歇过,而最大的噪音,依然来自美国。
奥巴马1月29日发表国情咨文,提出要在5年内让美国的出口额翻一番,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
仅仅过了不到两周,2月9日奥巴马在白宫接受《商业周刊》专访时再次放话,今年全年他都将“劝说”中国让人民币升值。
时隔一个多月,3月12日,奥巴马发表演讲,再次呼吁中国依市场需求调整人民币汇率。
此后国会加入到美国政府对人民币的施压行列。3月15日,美国国会传出消息,130名国会众议员联名致信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敦促前者在4月的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以及让后者对涉案中国输美铜版纸征收汇率补贴税。这是本届国会首次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联名公开信。
公开信发出不久,连锁反应接踵而来:参议员舒默时隔7年之后带来升级版的“舒默议案”,议案要求美国财政部识别“汇率根本性失当”的国家,并拟定一份包括寻求类似不平衡政策国家的“优先行动”名单。
美国财政部也表示会在4月15日通过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调查结论,至此,这场新一轮的中美汇率之战被推上了顶峰。
但是,事情显然远未就此结束。
中方:
汇改不会在外部压力中进行
和以往美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态度相比,中国此次显示得非常强硬,“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升值,只会自主决定”的表态可以说贯穿这场汇率战的始终。
2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称人民币汇率不会大幅、突然调整,中国对人民币问题态度是谨慎的,人民币问题中国必须考虑自己的利益。
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反对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认为这样做无助于解决问题。
3月15日,温家宝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指出,人民币币值未被低估。温家宝表示根据对去年37个国家对中国出口情况的统计,其中有16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是增长的。中国已经成为周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的出口市场,也成为欧美的出口市场。在世界经济极为困难的时期,人民币并没有贬值,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
4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的表态更为强硬,指出中国汇改不会在外部压力中进行。胡锦涛表示,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这是基于中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改革措施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统筹加以考虑。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缓和:
美国态度趋于谨慎
在这场中美汇率的博弈之中,形势似乎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面对中方的强硬态度,美方似乎并不愿意把事情闹得一发而不可收,正当大家都在热议中美争议人民币汇率的最终调查结果之时,突然“峰回路转”。4月3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宣布,美国政府将推迟原定于4月15日发布的一份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对象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同时,中国商务部也在多个场合对美国商界释放善意。中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4月18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公开表示,中美双方初步达成协议,中国外贸政策将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这一消息的透露显示出,在汇率之争的背后,两国似乎已“暗地”达成某种协议。
直到即将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前夕,中美各自举行了吹风会,从吹风会透露的信息看到,和去年首届S&ED相比,美方在经济对话上的声音弱了不少,并没有借机提出新的要求。而且,美方此次似乎并不准备以向中国施压的方式,促成人民币汇率调整。美国财政部中国事务高级主任洛文杰在19日的吹风会上,甚至不愿意过多讨论汇率问题。
一切的迹象都显示,美国的态度已开始谨慎起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国务院东亚问题顾问、华盛顿大学中美关系专家沈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已经听够了美国对汇率问题的唠叨,若美国再对中国施压,中国政府的反应会是“零容忍”。他认为,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更强大也更有自信的中国,美国政府应该意识到他们正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美国传统基金会经济学家史剑道更是直指,美国的多项外交政策缺了中国就不能成功,在经济上,美国要扩大对华出口也离不开中国政府配合;在战略层面,美国在伊朗问题、朝鲜问题上更是需要中国的合作。“这是一个美国需要中国,但中国不一定需要美国的时代。”他说。(吴海飞、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