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发布的《201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指出,下一阶段,应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定价格总水平,这是自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以来央行关于物价的新提法。
在此之前,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紧盯通货膨胀的,而通货膨胀是以CPI为核心指标的,3%被认为是调控的警戒线。近年来,在人们的普遍感觉中,物价上涨速度和CPI指标波动并不一致,CPI指标无法全面地反映真实物价上涨水平,因而备受诟病。央行此次提出稳定物价总水平,可谓是对这一诟病的积极反应,体现了央行在物价调控上更为宽泛的政策视野。
出现物价上涨速度与CPI指标波动并不一致状况,与CPI指标的构成有很大关系———食品类所占权重较高,而房价并不计入CPI。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房价近年来大幅上涨,这是所有人都亲身感受到的客观事实。并不仅仅是房价,其他很多资产价格也都在上涨。就宏观调控政策而言,如果以狭义的CPI为预期管理的唯一目标,那么,物价管制对于真实通胀便可能是低估的。
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货币因素。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按照流动性的大小被区分为不同的层次M0、M1和M2,流动性不同的货币在单位时间内流转的次数不同进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从而对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不同;换句话说,每一层次所反映的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内容以及所扮演的货币职能是不一样的。
在经济学研究视野中,货币主要扮演两大职能:一是通过各种即期交易执行交易媒介职能,二是通过积累货币保值增值执行资产职能。狭义货币M1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其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的即期购买,执行的是交易媒介职能。M1的主导性力量在货币供给方面,银行体系具有很强的支配力。这部分货币供求变动影响的变量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此,在以执行媒介职能的存款货币为主的货币结构下,可以采用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或批发价格指数等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指标来判断货币供求是否均衡并衡量其偏离均衡点的程度。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处于广义货币M2的准货币,由于其流动性相对较低,难以直接用于交易媒介,主要执行的是价值储藏职能(也即资产职能)。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其流通范围主要是资产市场,这部分货币主要不是购买一般商品,而是用于保值增值,货币总量的变动通过各种金融和投资活动,反映在证券价格、黄金价格、房地产价格、收藏品价格等各种资产价格,以及利率、汇率、银行流动性、货币流通速度等金融指标的变动上。因此,准货币的主导性力量在于货币需求方面,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货币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在以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为主的货币结构下,需要通过资产价格、金融指标等多种变量来反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近年来,我国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增长迅猛,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巨大。研究表明,我国已经由以执行交易媒介职能为主的货币结构转变为执行资产职能为主的货币结构了。换句话说,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的主导性力量亦由货币供给方面转向货币需求方面,主导部门亦由银行体系转为以居民部门为主的各经济主体。这一变化所蕴涵的重要政策意义在于,多年来以调控货币供给和存款货币银行为主要内容的货币政策需要做出相应转变,在以准货币为主的货币结构下需要更多地关注货币需求,需要针对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施加作用,需要将居民和企业等经济主体纳入调控对象的范围。
同时,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需要转变监控分析指标体系,在目前以准货币为主的结构下,仅仅采用消费者物价指标来判别显然是不合适的,需要采用商品价格、资产价格和相关金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货币运行及其均衡状况作出相对全面准确的判断和衡量。央行这次提出稳定物价总水平,赋予通货膨胀更为宽广的内涵,显然是在监控分析指标体系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转变。这也意味着更为严格的预期管理,一旦整体价格水平超出决策者预期,央行就可以择机进行政策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仅仅盯住CPI等核心指标相比,稳定价格总水平的提法无疑进一步提高了央行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潘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