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26日发布通知:对违规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擅自改变住房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将按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并取消其5年内再次申购或租赁各类政策性住房的资格。
住建部此举不仅是规范经适房管理,更是在挽救经适房信任危机。虽然我们早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但经适房至今乱象丛生,主要原因就在于制度粗糙和执行无力,住建部此次是在修补政策漏洞,规范地方监管。
估计不少人想说,与其动脑筋抓监管不如取消经适房了事。因为目前经适房危机是系统性危机,从选址、质量、分配到后续管理,每个环节都曾有丑闻被曝光。单就后续管理而言,就存在经适房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等诸多乱象,不但损伤了经适房公信力,监管乏力也损伤了行业职能部门的公信力。
不过笔者认为,应慎言取消经适房——从我国现实来考量,需要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理应最大化建设和最大化保障。但是,要褪掉经适房身上的权贵色彩,还原其“保障房”本色。
笔者认为,求解经适房危机,除了从准入、建设、交易等角度开出的解药外,还必须通过“治权”对经适房系统性病变进行系统性治疗。
其一,从杜绝“权力房”下手。媒体已多次曝光过经适房变性为“权力房”的案例,有的经适房变成公务员豪宅,有的经适房变成了部分人倒卖、出租的赚钱工具。正是因为一些握有公权的个人或部门明目张胆违规,才有不少骗购者效仿。如果能从“权力房”下手,揪出那些开豪车占经适房,以及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经适房的权力裙带关系户,该问责的问责,该定罪的定罪,看谁还敢拿经适房违规当儿戏。
目前,不少“权力房”或者托名“经适房”,或者叫“集资房”,或者“团购房”,甚至假冒“安置房”。笔者以为,只要彻底消灭了“权力房”,让社会公众和各种权力裙带关系户享有同等购房机会,经适房乱象至少能减少一半。
其二,从监管权力本身入手。由于经适房是政策性住房,尽管每个环节都有权力部门监管,现实情况却是每个环节都有监管漏洞,甚至有监管者“监守自盗”。而异常火爆的商品房市场又掩盖了经适房的诸多问题——或者是权力腐败,给骗购者机会;或者是权力不作为,对经适房违规出售、出租睁只眼闭只眼。
以北京为例,早在2006年就有调查显示,北京48%的经适房被用于出租,其中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的房屋出租率,已占到全区租赁交易总量的78.8%。此后跟经适房相关的丑闻更是不断。但北京至今没有因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经适房被收回的案例。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地方监管部门不作为,也没有被问责过。
在香港,2004年就特别成立“打击滥用公屋资源特遣队”,特遣调查队由120人组成,直接向房屋署署长负责,以打击滥用公屋;2009年,针对网上讨论区已成为非法招租公屋的新途径,香港房屋署马上成立网上巡查组持续8个月进行巡查。内地缺少的恰恰是这种监管力度、监管效率和监管决心。笔者以为,惟有权力部门有作为,并真正在阳光下运行,经适房才不会被滥用,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权益才有保障。(评论员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