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货币政策应体现三点新内涵

时间:2010-03-04 14: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从最新传出的信息来看,“两会”代表委员们对于住房、收入分配、医改、教育、社保等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笔者认为,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尤其需要统一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波动。

  中央在深入各地各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2010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2月22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月19日举行的国务院全体会议,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时,均强调这一政策取向。针对现实情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中央也强调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近一段时间,有关“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议论频见报端。今年1月18日、2月25日,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剧了人们的揣测。对于加息的推测也此起彼伏。有人认为一旦加息,就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标志。如何看待和把握2010年货币政策方向以及实际操作,对于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对于实现真正的、持续的经济向好,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尽管货币政策相对专业性强一些,甚至相对“枯燥”一些,但是,在“两会”代表委员中间形成更广泛的共识,显然更有助于宏观经济和具体民生领域问题的解决。我认为,拘泥于诸如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新增信贷资金控制在75000亿元这些宏观数据的讨论,恐怕无助于形成更广泛的共识。而对于2010年形势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新内涵的讨论,可能更有价值。

  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2010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内涵:

  一是“支持经济不撤火”。

  虽然学术界可以讨论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的问题,但在决策层面,这却是一个很重大而且很严肃的问题。经济企稳向好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经济根本好转也还不等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经济缺乏内在动力和活力的情况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地把促进经济的政策退出的话,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

  温总理在去年12月28日指出,“世界经济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各国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政策退出的时机和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就我国而言,对待经济复苏和经济持久发展问题须持十分审慎的态度。从货币政策而言,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不能减,更不可轻言退出。

  所谓“不撤火”,就是至少要保持75000亿元左右的信贷投放规模,根据需要还可以略增。

  二是“适度调节不生硬”。

  要做到准确分析形势,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注重调节实效。2010年信贷投放规模少于2009年,这本身是调节。但调节目标不应仅仅体现在或者主要不应体现在量的缩减上,而是结构的调整上。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能变,根本原因是经济尚未完全站稳。但我们也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调整政策。政府投资和信贷投放已经注意向民生倾斜,向环保和技术创新倾斜。2010年的投资力度不减,但内涵要发生变化,要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更加重视节能减排。

  中央已经提出了“加强形势分析”的要求,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局等部门已在这方面展开工作。具体而言,要充分考虑去年同期基数影响,加强对主要指标的环比分析,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准确判断形势。

  在此基础上,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统筹把握不变调”。

  货币政策必须坚定地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方向。支持经济企稳向好,支持加快结构调整,支持转变发展方式,这不能变。不可简单地把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理解为压信贷,紧缩货币供应,避免因政策信号紊乱制造更多的“政策焦虑”。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身就包括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而具体的平衡点,就在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