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成:收入分配困局优先突破什么

时间:2010-03-02 10:15   来源:新华网综合

  ——收入分配困局优先突破什么

  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从长远看,社会主义本身就应该是福利社会,是没有后顾之忧的社会,是每一个人都应当且能够享有安全、平等、自由、尊严的社会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2009年可以被看作是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实际上已经在有力度、大规模地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从事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专业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在他看来,金融危机正成为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助推器,财富的合理分配趋势已不可逆转,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势在必行。

  郑功成着重指出,要真正实现全体国民合理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必须多管齐下,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同时发力,但初次分配格局的调整更属于战略问题,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三次分配要见效也需要相当的时日,因此,再分配环节的改革就应当成为突破收入分配困局的优先选择,而从财政体制与公共资源支出结构改革入手,从增量改革转变到增量与存量改革同时推进,尽管将面临重重阻力,却可能是兼具战术与战略措施的必须举措。

  2009:收入分配转折年

  《财经国家周刊》: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调整改革来说,意味着什么?

  郑功成:金融危机正成为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财富的合理分配趋势已不可逆转。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使我们的经济遇到较大困难,但同时,这也使举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外贸依存型转向内需驱动型,而内需主要应当依靠居民消费的拉动。这样我们就形成了第二个共识,即通过增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提升劳动者稳定的安全预期,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

  2009年可以被看作是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政府推进了很多惠及民生的政策和实践,它表明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实际上已经在有力度、大规模地开始了。

  《财经国家周刊》:这种转折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功成:对整个收入分配改革而言,提高两个比重是战略目标,其中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环节,因为涉及到劳资关系及政府三方,只能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但是提高城乡居民的安全预期属于再分配领域,动用的是公共资源,所以是可快速见效的。

  2009年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年相对于GDP8.7%的增速和财政收入9.5%的增速,政府用于民生的投入增长了32%以上,其中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增长了16.6%。政府还承诺三年内投入医疗改革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是8500亿元人民币,同时投入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还包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它标志着农民退休制度正在建立之中,试点地区的农民只要达到退休年龄,便可以按月领到由中央政府(东部发达地区由地方政府负担50%)提供的55元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之所以说2009年是一个转折性的年份,因为政府的真金白银拿出来了,并且正在沿着制度化的方向迈进,这是一条不可逆转之路。比如农民的养老保险,未来只能升,不可能再降下来,变成了刚性的政策。这个制度形成了以后,会对政府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将来要把公共资源越来越多地用到民生上。这方面中央政府开了好头,会对地方政府形成一种强势牵引。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