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招标足以说明:垄断成价格改革主要阻力

时间:2009-11-20 10:09   来源:新京报

  号称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的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已经落下帷幕。本届招标总额高达10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幅超过18%。其中,蒙牛以2.039亿成为单一标的最高的“标王”,分析人士指出,这不仅意味着奶业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已彻底恢复元气,同时也暗示牛奶的价格可能上涨,通货膨胀的幽灵正从食品环节逼近。

  央视的广告招标之所以屡创新高,是由于其掌握全国联播的垄断性资源,因而享有定价权。而同样占据垄断地位的一些资源类产品,纷纷打着与市场接轨的旗号,酝酿提价。煤炭、天然气价格涨势持续,发改委也批准上调非居民用电电价,由于资源类产品对下游市场起决定作用,通胀预期正在被强化。

  客观地说,由于定价方式还没有市场化,不仅仅是资源产品价格被低估,大多数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资金等,价格也都存在被刻意压低的情况。金融危机冲击的减退,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次上扬,我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问题,也再一次浮出水面。毫无疑问,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过程,具有通胀性质,因为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农产品或者食品价格的提高、能源价格提高和人力成本抬升等带来的通胀过程。控制通胀和要素价格改革,本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1980年后,中国启动了价格改革,推动了消费品价格的市场化。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垄断利益、通货膨胀等多方面的原因,价格改革并没有彻底完成。实际上,2007-2008年的通货膨胀,是过去三十年被管制价格的全面反弹,带有为从前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埋单的性质。成本正常化的过程,并非短期就能够完成,但即使被金融危机等外在因素短暂打断,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仍将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价格改革永远没有最佳的时机。在通胀高企的时候,惧怕改革会进一步推高整体物价水平上升;而通缩时,由于需求疲软价格难以上调,或者由于担心价格上调带来经济的进一步滑坡,或者在没有价格压力的情形下调整价格的动力不足。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通胀时价格不能理顺,通缩时价格更难以理顺,经济几起几落而价格扭曲依旧。

  如果有人以80年代价格闯关为例,认为放开价格管制将造成恶性通胀,笔者认为这个类比并不恰当。回顾历史,当年只是匆匆放开价格管制,而并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消除进入壁垒,使得在需求缺口的推动下,物价迅速走高。事实上,一旦放开竞争,生产者可以通过投资迅速弥补这个缺口,从而平抑物价。价格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两者相辅相成,缺失了任何一个都将是无法避免的悲剧。

  如果从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的角度考虑,在通胀尚是“隐忧”之际进行改革,才有能力充分消化要素价格上涨对终端消费品价格的冲击。因此在CPI即将迈入正值的通货膨胀周期之际,资源价格改革显得更加紧迫。据测算,水费、电费、液化石油气等产品在CPI中的比重约为5.99%,远低于食品类33%的权重,即使因为资源价格改革,推动公共产品价格上涨,对于CPI所产生的影响有限。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价格改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打破垄断壁垒、引入竞争机制。在维护垄断利益的框架下,价格改革根本无从谈起,因为在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市场中,通胀将是一种常态化现象。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央视广告竞标,如果不是设置了进入壁垒以及采取某些手断提高收视覆盖率,如果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的企业未必会有动力,在央视这一家平台上拼得你死我活。

 

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