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最近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多次强调,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为当前保增长提供强有力推动,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笔者以为,在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接近度过的情况下,在中央将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前夕,总书记的这一讲话事实上预示了未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外延式投资和粗放式扩张的增长模式,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率,是中国经济挥之不去的顽疾。不少地方和企业,过分追求量的增长,过分看重GDP增幅,对产能过剩麻木不仁,对破坏生态环境无动于衷,对大量浪费能源和资源视作理所当然。
从客观效果而言,各种形式的经济危机是对经济的强制性调整,虽然会有破坏作用,但却挤压了低效产业、提升了高效产业。这次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就对疯狂膨胀的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度投机的金融产品被挤出,过度逐利的金融机构被淘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还在进行之中。
为什么要“痛下决心”?因为转变增长方式是不容易的,调整和优化结构更难。没有人愿意自找苦吃,放着成熟和熟悉的模式不用,非要面对麻烦多多和困难重重。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改变和调整是内外环境逼出来的,是为生存所迫而不得不为之。在严重“伤病”面前,别说自断臂膀,就是像关云长那样敢于让华佗刮骨疗伤的又有几个人?
本来,危机可能是调整与转变的机会,但如果放任危机又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即便如标榜市场经济最彻底的美国,也都在第一时间发挥了“有形之手”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一方面避免了巨大的破坏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调整。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中国通过多项政策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让位于“救急”,致使一些深层次矛盾被掩盖,有些问题甚至变得更严重。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想实施“无痛疗法”不可能,想一蹴而就也仅是美好幻想。比如本来就很严重的产能过剩,比如原来就广泛存在的高能耗,在一些地方保增长的热浪中反而“变本加厉”。面对这些情况,不痛下决心怎么会有进展?不敢狠下功夫怎么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