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试解文化产业“纽扣现象”:“短板”急需补上

时间:2009-06-16 09:33   来源:人民日报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上,观众在由729幅摄影作品组成的巨大画屏前驻足。吴吕明摄(人民图片)

 

  文化产业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专家认为,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以2009年为起点,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许多地方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抉择,并以此为抓手,在繁荣文化、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增长点,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力量。

    从喜欢听交响乐的“小资”,到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从相约去看电影的东莞打工妹,到粤东、粤西靠绝活吃饭的民间艺人……“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市场消费的增长,使得文化产业通常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点。”这一研究结论,生动反映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广东。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广东的文化产业如今已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摇钱树”。仅就电影业来说,今年1—5月,省内60家影院实现票房收入13.3亿元,同比上升19.6%。刚刚闭幕的第五届深圳文博会总成交额达880亿元,比上届增长25.4%。2008年,广东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27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4%。文化产业的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骄人的成绩下,也有显而易见的“短板”——广东文化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状况,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低;为国外做代工、做贴牌、“为他人做嫁衣”的“纽扣现象”广泛存在,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收益率都较低。

    为了破解“纽扣现象”,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广东正着手推进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一批大型文化集团,并再次点燃文化体制改革的“引擎”。

  先行者遭遇“成长的烦恼”

    “小、弱、散、乱”,增速放缓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就陆续对文化单位进行减政放权、自收自支、面向市场等改革,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贴牌生产企业较多,由此造成“纽扣现象”比较突出。

    净资产3.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税前利润2800万元——来自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的这一组数字乍看还挺“壮观”,但在安徽新华发行集团面前却显得相形见绌,后者的这三项指标,分别是前者的5.2倍、3.6倍和8倍;而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新华发行集团的这三项指标,也均超过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一倍以上。

    管中窥豹,广东文化产业集中度低的“短板”可见一斑。虽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珠江电影集团、岭南美术出版社等省属八大文化单位2008年的总资产达125亿元,总收入93.6亿元,但除南方报业外,其他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中均不处于领先地位。

    “同经济改革相一致,广东早期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是以放权、让利、搞活为核心的。比如,目前民营资本几乎渗入广东所有允许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民企数量已占全省文化企业总数的50%。这在短期内迅速激发了文化产业活力,使总体规模迅速壮大,占全国比重超过1/4,但长此以往,也导致了文化企业‘小、弱、散、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斌分析道。

    就拿新华书店来说,当年经营权下放,各地新华书店小日子一度过得不错,但这种按行政划分配置资源的方式,却成了如今广东图书发行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全省37%的县级新华书店亏损,不少山区新华书店人员老化,信息不畅,收入微薄,效益低下,难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渗透到市、县,全省统一,连锁经营;相比之下,广东省级新华集团只是个‘光杆司令’,虽然总数相加还是全国第一,但分散经营极大地削弱了总体竞争力。”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姚军毅说。

    在“全国总量第一”的光环下,一算细账,广东文化工作者危机感陡增:2003—2008年,广东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低于17%—18%的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浙江、江苏等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长不快,低于北京市;文化服务业比重一直徘徊在36.5%左右,大大低于上海、浙江的70%以上,并呈逐年递减趋势……

    更让人担心的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相似,广东文化产业也主要集中在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文化市场发展水平低。全省超过七成的文化企业集中在珠三角,文化及相关产业各门类均在向这一区域高度集中,极大地影响了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和综合实力。

 

编辑:邵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