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盟经济发展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为2015年年底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而全面落实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2010年10月第17届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是东盟为到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政治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全面合作行动纲领,多达700多项的工程和计划,囊括了东盟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其中用于陆海空交通、电力通信、金融证券、农业、旅游、科技资讯和人力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高达600亿美元。
截至目前,东盟经济一体化进展顺利,75%的主体架构已经建立,剩余的25%也进入攻坚提速阶段,完成或取得初步成效的互联互通项目硕果累累:
——东盟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2012年9月率先正式连线,标志着东盟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作为东盟互联互通规划重点之一的东盟证券交易所连接计划,包括东盟6个国家的7个证交所,上市公司总数将超过3600家,总市值将达到2.1万亿美元,按市值计算将成为全球第八大证券交易所。
——“东盟银行”计划进展顺利。为实现金融业互联互通,东盟10国央行决定,统一将财务内容及贷款余额等达到一定基准的金融机构指定为“东盟银行”,旨在支持高信誉金融机构在各地进一步开展业务,改善市场环境和金融服务,来自新、马、泰、菲和印尼5国的银行成为首批东盟银行成员。
——泰越老缅柬5国大米联盟正式建立,这对打破非传统大米生产和出口国控制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的不合理现象、加强水稻种植加工的技术和管理合作、提高大米产量和质量、规范国际市场大米正常交易并稳定米价、保护世界主要大米生产国以及农民的利益、培育区域乃至国际大米自由贸易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签署的东盟单一航空市场和东盟货物过境便利化议定书继续顺利实施,包括15个项目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公路、铁路和海运基建项目已于2012年全面铺开。第33次东盟运输高官会议决定,运输领域互联互通的优先项目包括东盟高速公路网、东盟滚装船海运系统、短途海运线路总体规划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等。
——各国海运枢纽港扩建项目陆续启动。其中,新加坡港2018年扩建工程竣工后,集装箱年吞吐量将从现在的2990万箱增加至5500万箱;马来西亚巴生港2013年扩建竣工后,集装箱年吞吐量将从800万箱增至1000万箱;印尼丹绒布禄港2017年扩建竣工后,集装箱年吞吐量将从590万箱增至1100万箱。有专家认为,在客观需求的推动下,东盟海运物流业在未来3年内仍将是互联互通的重点之一。
——《2011年至2015年东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实施有条不紊展开。这个战略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继续加强东盟旅游业的整体宣传,推进东盟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大量培养旅游人才,尽快实现区域内的航空自由,维护旅游安全,到2015年实现东盟区域内各国公民免签证、对其他国家游客实行东盟单一签证等措施,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和生态旅游,将东盟地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此,第15届东盟旅游部长会议达成了促进东盟旅游一体化、密切东盟社会关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确保旅游服务质量、编制东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与对话伙伴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等7项后续协议,同时计划推出“温暖的东盟,温暖的东南亚”品牌营销策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东南亚。
——电力互联互通提速,计划在2014年完成东南亚区域内的电力联网运行。届时,经过统一调配、相互补充的东盟统一电力供应系统,将及时支援各个成员国对电力的不同需求,从而有力地支持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另外,东盟能源合作项目,以及人力资源培训项目等,也在积极落实中。
——国际合作渐入佳境。除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外,东盟在互联互通领域十分重视与邻国加强合作,共同分享互联互通建设成果。其中由于地缘、经济依存度、自贸区合作水平以及发展方向等因素的推动作用,东盟—中国的互联互通合作正在进入最佳状态。自东盟提出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以来,得到了中国的积极支持。中国设立了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并宣布提供250亿美元信贷,从公路、铁路、水运、电力、通信、人力资源培训等众多领域,全面参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互联互通建设是2012年东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一大亮点,也肯定是未来3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重点之一。互联互通不仅是东盟2015年实现经济共同体的基本保证,也是未来在亚洲实现世界最大自贸区(RCEP)不可或缺的根基,其历史意义和对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不可估量。(李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