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创下14个月的新高,通常股市上涨幅度与美国人的消费意愿呈正相关。
如今,却发生了逆转。即使在今年圣诞购物狂欢节来临之际,美国人的购物愿望出奇的低,处处都是精打细算的绝望主妇。
路透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只有35%的受访者称会在12月25日以后一周购物,这个比例甚至比一年前38%的数字还要低,而在过去十年间,通常48%-55%的人有节后一周购物的计划。在一项更广泛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今年只有49%的消费者购买了节日贺卡,较去年53%的数据略有下降。
eBay的数据也显示,美国人今年在网上消费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去年,今年圣诞购物季网络销售额预计相比去年还将下滑。
消费者的这种克制,来源于经济危机过后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在危机中失业的人,仍然对那段煎熬记忆犹新,当然不会大笔开支。在危机中工作无虞的人,每周都发现有朋友或熟人刚丢了工作,不会再买负担不起的东西。
美国小镇紫藤巷的“绝望主妇”勒耐特,在丢了工作之后,真的绝望了,因为家里的储蓄最多能够4个月的日常开销。另一个绝望主妇,在遭到勒索之后,发现家里的备用资金没有超过1万美元。
比起资产和日常的消费水平,很多中国家庭比不上这些绝望主妇,但是比起备用资金,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储蓄应该可以支撑1至2年,明显都超过这些绝望主妇。
金融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失业和经济衰退,更有心理上的创伤,需要时间来抚平。通常而言,在经济疲软期,消费者会倾向于向下消费,也就是消费一些低价替代品和生活必需品。
这一点,从一些美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也可以看出,全价的、高端的百货商店,比如希尔西百货、玛莎百货等销售量降低,但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超市连锁却销量见好。上季度,沃尔玛的销售业绩净增长10%。可见,消费者为省钱而到沃尔玛采购基本生活品给该公司带来了滚滚财源。麦当劳的第三季度业绩也上升了6%,超出市场预期。
消费行为的大转变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变化,因为零售商会调整从商店规模到货架摆放的方方面面;制造商也可能因此被迫削减受众较小的产品,侧重于销量更可靠的基本产品。
美国消费者过去20多年来一直对高价新奇产品以及诸多奢侈品购买兴趣颇浓,现在这种兴趣正面临挑战,同时美国经济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保守会不会抹杀创新精神?走小众路线的设计师还有生存空间么?厂家还会投入巨资去博一下前景尚不明了的新产品么?
当然,时间可以疗伤,但时间也会改变很多。如果上帝下次再见到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他会不会发现靠一辈子储蓄终于买了房的是美国老太,终于还清贷款的是中国老太。(郑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