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0日电 香港《文汇报》20日刊发了部分“中银香港经济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经济数据曾强劲复苏一面,同时又面临严重问题。这种“矛盾”的经济数据将揭示,美国经济两年后才会好转。
报告指出,在美国第3季3.5%的GDP增幅当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个人消费开支项下耐用品消费开支22.3%的增幅,以及私人投资项下住宅投资23.4%的增幅,两者分别贡献了1.47和0.53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率。然而,这两项增长无一不与政策刺激因素有关,其可持续性有赖刺激政策的延续。
此外,今年至今美国已有115家银行宣布破产。就在三家大行即将发放巨额花红之际,美国商业贷款商CITGroup自7月份陷入财困以来虽然获政府注资23亿美元,但终告伤重不治而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五大破产个案,显示美国银行业整体未如个别大行巨额花红一般乐观,中小型银行经营甚至还有恶化之嫌,虽不至于再次触发系统性风险,但离健康的诊断还差很远。
美国实体经济和银行体系出现这些矛盾信号,一来是复苏初期的必经之路,二来也与危机的成因有关。IMF的一份研究对后者作出了很好的解释。在今年4月份IMF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当中,专门对经济衰退的成因、影响以及复苏的进程进行了研究,数据涵盖全球经济过去百年历史上的122次衰退,其分析结果显示如果把衰退的原因归纳为五大类: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收紧、石油危机、外部冲击和金融危机的话,则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衰退历时最长,平均为5.7个季度;产能损失较重,GDP平均收缩3.4个百分点;复苏力度较弱,触底4个季度之后增长率只有2.2%;回复到衰退前水平需时最长,平均需要5.6个季度。
报告指出,这一分析结果与美国这次危机有惊人相似之处:美国从2007年底开始衰退算起至2009年第2季,历时6个季度,GDP收缩了3.8个百分点。如果参考历史经验,则美国经济未来一年的复苏力度会较弱,难以回到长期趋势性3.0%的增长水平。GDP要完全复原可能需时一年半,亦即2011年。我们关于美国经济2010年增长率只有1.5%(与IMF预测相似)、失业率在上半年仍高居双位数字、其回落步伐缓慢、消费物价不会出现重大通胀压力的预测与该份研究的发现不谋而合。
究其原因,正如IMF所指出的一样,主要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之所以更为严重及历时更长,复苏也更弱,是因为危机及衰退之前的巨大信贷泡沫令货品、劳动力和房地产价格过分上升,其升幅超过其它任何成因的危机,导致个人储蓄和资产负债表质量严重下降。一旦危机爆发,私人消费开支以及投资就要做出大幅调整。衰退过后,私人消费开支的复苏缓慢,住宅投资更是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止跌。据此,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高企,信贷增长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