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首季录得772宗居屋补地价个案,较去年第一季劲升1.6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面对市民置业诉求不断升级,香港房委会将活化全港25万个未补地价的居屋单位,为居屋“松绑”刺激流转。据了解,港府今天将向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提交具体建议,拟循三大方向活化居屋第二市场,包括简化买卖程序,放宽白表的非公屋家庭购买单位,以及为楼龄较高的居屋提供担保,让银行批出较长年期的按揭贷款或协助业主灵活地分期补地价,令市民更容易圆置业梦。
地产界预期,新措施落实后,可刺激有关居屋单位的交投,料每年成交增加约1.8万宗,以天水围、屯门及黄大仙等地的居屋最为受惠。
目前,全港约有逾30万个居屋单位,当中约7成半位于市区及扩展市区。运输及房屋局的数据显示,全港约7成、即约22万个居屋单位的楼价低于200万元,是夹心市民理想的“上车盘”。
但目前的政策阻窒居屋买卖,尤其是补地价政策,除非买家是绿表人士(即公屋户)才可毋须补地价在第二市场选购居屋,否则有关交易须缴付占楼价约2至5成的地价。目前全港约25万个居屋单位尚未补地价,其余约6万个单位则已补地价,当中5万个楼价低于200万元。
业主可分期补地价
过去数年,须缴付地价的居屋公开市场平均每年约有6,000宗成交,第二市场每年则有约2,000宗成交,交投并不活跃。据了解,今天提交的文件将会具体交代活化居屋第二市场的建议,为绿表人士、合资格申请居屋的白表人士等提供协助。
另外,港府有关部门会为楼龄较高的居屋提供担保,让银行借出较长年期的按揭贷款,或协助业主更灵活地分期补地价,房委会辖下的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将于下周一开会商讨有关建议。
有资助房屋小组的委员表示,目前居屋第二市场成交比例小,主因是一笔过补价令业主却步。他透露,港府曾接触银行界了解居屋分期补价的安排,他赞成由房委会作担保,让银行同时贷款按揭及补地价,然后由买家一并分期供款。他认为,措施能吸引现有的居屋业主放售单位再投入私楼市场,增加居屋的流转,政策对整体供求的影响不大,料不会令楼市大幅降温。
流转率料增至9%
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的会员占居屋市场6成占有率,该会会长汪敦敬表示,新措施令更多的居屋单位可在自由市场买卖,增加中下价住宅的供应,成为“上车族”的另一个选择。
他指出,活化居屋第二市场能释放25万个未补地价的居屋,料有关措施可令居屋的流转率由目前约3%,增加至9%,与私楼相若,届时每年将增加1.8万宗居屋成交。他续称,屯门、天水围等地的居屋平均呎价约1,000元,黄大仙则约2,000元,由于呎价较低,而且有一定的居屋供应量,对买家的诱因较大,料有关地区的居屋会率先受惠于新政策。
房委会早于2004年就研究透过分期补地价方式活化居屋二手市场,更提出引入10年分期免息补地价,即变相八五折补价,吸引居屋业主尽早补价,增加居屋单位供应;当时亦曾考虑由房委会提供贷款或担保角色,向业主提供免息或低息优惠,但有关研究之后一直未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