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日后的项目除了现金赔偿外,或会增加“楼换楼”的新选择,对重建户来说算是喜讯 大公报图
经过两个阶段的公众咨询,香港《市区重建策略》检讨已踏入建立共识阶段,据悉港府本周内将正式公布初步共识。负责检讨的督导委员会将正式建议特区政府,在“七年楼龄”的赔偿基础下,引入倡议多年的“楼换楼”赔偿安排,但应否以原址或原区方式实行,仍有待公众讨论。委员会同时建议,把市建局200个未公布的重建项目“勾销”,改由地区咨询平台决定日后应当推行的项目。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市区重建策略》检讨工作经过构想和公众参与的阶段后,特区政府准备今周透过小册子,向市民交代在首两个咨询阶段所凝聚的8至10项主要共识,再让公众作深化讨论。
据了解,当中料会掀起较多讨论的,是未来的重建赔偿安排模式。负责检讨的督导委员会认为应采纳市民的主流意见,引入倡议多年的“楼换楼”安排,但须以现时“七年楼龄”的赔偿作为基础,未来选择“楼换楼”安排的重建户,仍要补回新楼与“七年楼”之间的差额。
“楼换楼”安排涉及极为复杂的技术性问题,市建局过去一直不欲引入,但因应市民的诉求,早前已向发展局提交落实的可行模式。据了解,市建局稍后亦须再作更为深入研究,始能实际落实;尤以能否以原址或原区方式落实“楼换楼”安排,督导委员会仍持开放态度,有待市民进一步讨论。
消息人士指出,咨询期间留意到重建居民最感到不足的,是赔偿方式并没有选择,故即使在内部讨论时对于引入“楼换楼”安排也有一些保留声音,督导委员会最终仍建议引入。但他表示,希望在往后的咨询过程中,市民能慢慢了解到“楼换楼”安排的好与坏,某些情况之下未必一定是最佳选择。“值得留意的是,可以预见未来重建项目的规模会有所‘缩水’,可供选择的单位面积将可能较细。”
至于原本计划交由市建局落实的200个市区重建项目,督导委员会亦属意“一笔勾销”,未来改为“由下而上”的咨询方式,确定各区应该推行的重建项目。
据了解,港府正考虑仿效近年推动海滨发展的做法,成立类似共建维港委员会模式的地区咨询架构,除了邀请各地区的相关团体或机构派代表加入,亦会邀请专业人士提供技术支持。消息人士说,近年所遇见的最大难题往往是重建项目缺乏认受性,相信拟议的地区咨询架构有助解决争议。
发展局正邀请公众参与本周六举行“建立共识”工作坊,就主要市区更新方向作出简报,并由专家小组主持人带领小组就主要课题进行讨论,希望进一步凝聚共识,并归纳出主流意见。当局又计划在下月5日举行总结会议,再让公众发表意见及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