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16:56:32
中国台湾网

中国企业上演“屌丝逆袭” 宜家代工厂集体倒戈

时间:2013-01-06 09:49   来源:羊城晚报

  云南咖啡自立门户欲夺定价权

  从5年前的39万亩到2012年的130万亩,飞速扩张的云南咖啡种植业在去年遭遇市场寒流。先是在去年年初,国际巨头雀巢宣布停止收购后引发咖农恐慌抛售的“滞销风波”。去年年底,咖啡豆收购价跌至5年来新低,逼近种植成本线。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在云南调查发现,在诸多挑战之下,云南咖啡正在酝酿一场逆袭风暴。

  收购价跌近成本线咖农观望

  目前,原豆种植占国内行业的98%以上份额的云南省正迎来咖啡采收季。但咖农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普洱市大林窝咖啡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该社目前种植面积近500亩,产品的主要买家雀巢和星巴克的报价较低,咖农现在还在观望。而现在的农药和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种植成本已经接近16元/公斤,如果价格继续走低,咖农或将选择其他出路。而在普洱市西盟县,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咖啡行情看涨,村里近200亩的田地在5年前被改种成了咖啡,去年是咖啡树开始结果的第二年,咖农的积极性受挫。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路表示,目前租用土地的种植成本在15-16元/公斤左右,如果跌破这一价格,将严重打击云南咖啡产业。

  云南咖啡欲逆袭争夺定价权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雀巢的定价是参照最新的纽约咖啡期货价格,并下调几美分来制定,分散的咖农没有话语权。

  “价格参照纽约咖啡交易所,只是普通咖啡豆的价格,对我们非常不公平。”普洱市副市长彭远国日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普洱市目前正致力于打造本土咖啡品牌,计划扶持一批有定价权的大型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并计划制定产业技术规程和标准,申请原产地保护,力求夺回国际定价权。

  当地最大的咖企后谷咖啡曾是雀巢在中国最大的原料供应商,近年来开始自立门户,走深加工、产业链化之路全力打造自主品牌。董事长熊相入表示,如果国际买家的收购价跌破成本价,将启动保护价收储,帮助咖农渡过难关。

  咖啡巨头改变策略应对

  面对本土合作者的挑战,有“洋老师”已开始改变原来简单的采购策略,加强与本土企业合作。星巴克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在三年前引进了四个咖啡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在五年试验期满后,将会大规模种植这四种咖啡品种,届时其全球首个咖啡种植基地将落户云南,其设在普洱的亚洲首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已在近日投入运营。

  事实上,面对云南本土企业的崛起,星巴克已经在改变策略。其与普洱最大的本土咖啡企业爱伲集团的合资公司已于去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合资公司旗下的咖啡初加工工厂年产能可达2万吨生豆。 记者 刘勇

  中式快餐与洋快餐分庭抗礼

  本土企业向洋巨头发起的逆袭在快餐业似乎来得更早些。尽管当下国内快餐市场仍是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巨头的天下,但不难发现,近年来中式快餐早已从原来山寨式模仿的“土学生”,摇身变成了挑战者,而且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事实上,近年来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乏洋快餐的身影,也使得一些消费者开始投入中式快餐的阵营。

  从山寨模仿到正面挑战

  随着麦当劳、肯德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其在俘虏了国人的胃口时,也引发了众多追随者。各种类似的“肯特基”、“肯德香”、“麦当当”等有山寨之嫌的小店也如春笋般遍地开花。

  不过,也有不甘心山寨式模仿的本土企业开始潜心学习。1997年,在广东起家的真功夫成功自主研发电脑程控蒸汽柜,率先攻克中餐标准化难题。随后,各地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真功夫门店已有超过450家店;“永和豆浆”餐饮门店全国有近500家;西南地区快餐业一哥“乡村基”现已拥有直营连锁餐厅200余家,并于2010年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快餐连锁企业;安徽省最大连锁快餐企业“老乡鸡”已有219家餐厅;1996年4月创建于常州的大娘水饺,如今在南京、上海、北京等上百个城市也开设了连锁店300余家。

  洋快餐光环逐渐消散

  一直以来,洋快餐吸引大量中国消费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消费者对其品牌影响力之下食品安全的预期。然而,近年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并不乏洋快餐的身影。如近期仍在发酵的“速成鸡”事件,就将肯德基等洋快餐品牌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而中式快餐却趁机高歌猛进。如安徽省最大的连锁快餐企业“老乡鸡”,据称其由于主打企业自己养殖的土鸡产品,在“速成鸡”事件发生后销售出现明显增幅。据了解,目前在中国的洋快餐品牌由于扩张迅速,其鸡肉原料几乎全是向外采购,完全没有自养的模式。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曾经是“学徒”的中式快餐企业,如今已经可以为“洋老师”提供一些借鉴意义。(记者 谭超)

共 2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