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雷敏、王敏、陈炜伟)一边是大白菜收购价跌至每斤不到1毛钱,生姜、大蒜价格双双跌破成本线,另一边是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菜价虽有下跌但幅度却没有这么大。
从去年的行情看涨,到今年的不断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菜价频坐“过山车”?如何在产销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和市场进行了调研采访。
“种菜赔、买菜贵”
11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一处摊位上,经销商肖霞守在卡车旁,成吨的白菜整齐地码放在车上。“早上4点多就送过来了,行情好的时候五点半就卖光了。可现在都十二点多了,还剩这一车呢。”
肖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白菜收购价七八毛,今年收购价掉到了7分,往外卖才1毛3。全年算下来,保个本就不错了。
白菜价跌受损最重的还是靠天吃饭的菜农。山东肥城市王庄镇海子村菜农王敬振告诉记者,一亩白菜如果按现在的收购价6分算,只能卖到400多元。而一亩地化肥要300多元,种子和浇水还得120元左右,等于今年种白菜白忙活了。
白菜的“过山车”行情并非个案。记者在“中国生姜之乡”山东莱芜市、“中国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县了解到,在去年价格暴涨的带动下,今年种植面积大增,丰产使市场供过于求,目前生姜、大蒜的批发价也已跌破成本线。
菜价下跌,消费者是否感到菜价便宜了呢?连日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个菜市场、超市后发现,尽管近期批发价暴跌,但零售加价率仍在1倍以上,如大白菜在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价为0.18元/斤,在市内的和平门菜市场、沃尔玛超市里,零售价却高达0.4元/斤和0.5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