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疫苗”尤有良机 生物产业盛宴如何“下筷”

时间:2013-01-11 11:1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国务院近日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等目标。根据这份规划,2013至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时力促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规划中还对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分别制定了2015年的年产值目标,仅生物制造产业规划目标就高达7500亿元。

  最可能实现突破的新兴领域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作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有专家指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基本上能跟踪世界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高技术领域与世界技术水平相距较小且最可能实现突破的新兴产业。

  我国推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批生物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治疗性疫苗与抗体、细胞治疗、转基因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用高致病性流感疫苗、分子诊断试剂、超级水稻、聚乳酸等一批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

  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基因测序、功能基因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已有二十余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上市;农业作物领域,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开发达世界先进水平。

  在产业发展方面,基因治疗、组织工程、诊断试剂和芯片等医药生物领域,产业化项目大幅增加,市场融

  资、外资利用和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

  生物服务业跻身七重点领域

  据了解,生物产业严格说来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生物产业,一类是现代生物产业。农民牧副渔和中医药产业就是传统的生物产业。一般谈的生物产业主要是指现代生物产业,现代生物产业里包括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等。其中现代生物产业和高精尖技术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更密切。此次规划从7个方面提到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包含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产业、生物能源及其商业化的发展、生物环保产业、生物服务业,这些都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紧密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与《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比,生物服务产业此番被单独列为一个重点领域。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日前说,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是重点,不过,此次规划中的亮点是对生物服务业的阐述。

  李青称,与生物产业的其他领域相比,生物服务产业更具新兴产业的特点,节能降耗、污染小、技术知识密集。在“十一五”之前,生物服务产业刚刚兴起,并不成熟,所以《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只做简单提及,而经过这段时间发展,生物服务产业初见规模。

  不过,在现阶段,生物服务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板块并未成熟。李青解释,技术外包服务方面,中国临床试验的CRO(合同研究组织)已发展多年,国内企业在国际外包市场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并造就了一些上市公司,已形成产业化。但其他环节,如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是由政府来做,而市场化的企业才刚刚起步。

  在企业看来,规划之下,需要更多支持政策的出台。某知名生物服务企业的高管表示,现有的政策都是对整个生物产业制定的,而产业内企业业务类型差别很大,需要细化政策。除了政策,生物服务业行业规则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也要提上政府和行业内企业的议程。

  疫苗为重点领域

  未来我国将全面加快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能力,促使2013-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并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市场和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和中药等各类药品都将得到扶持。

  其中,生物制药,生物疫苗、蛋白多肽药物和血制品将是扶持重点。规划明确将优化生物制药审批程序,并制订完善生物药物纳入医保产品目录的相关政策。此外,一批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基因资源库、菌株库、细胞库、毒株库个生物药产业化研发平台等都将由国家牵头建立,未来还将建设上述抗体药物、蛋白多肽药物和新型疫苗的产业化示范工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规划将疫苗列入“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的首要位置,可见国家对相关产业的重视程度,对疫苗企业来说是一次良机。

  根据规划,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创制和产业化的第一步就是促进疫苗升级换代,重点推动新型疫苗(包括治疗性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加速治疗性抗体等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研制和产业化,促进核酸类药物发展。

  规划还提到,加快长效注射剂、非注射给药系统等新型制剂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促进血液制品综合利用水平的升级,支持重组血液制品的研制和产业化。发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与装备。支持抗体规模生产、新型生物反应器和佐剂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生物技术药物高品质规模化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已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

  对于通用名化药,未来将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和精神性疾病加速化药创新产业化,其中将重点推进缓释、靶向、长效等新型制剂的研发。对此国家未来将完善化药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招标机制,推行药品原辅料的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以及建立药品参比制剂遴选指南目录。

  此外,生物医疗设备创新也是未来支持重点。规划表示到2015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将优先发展高性能医学影像、放射治疗、活体检验、体外诊断等医学装备发展。

  核心竞争技术的PK

  当前,我国面临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保障、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为保障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亟需加快新型药物、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发电、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基产品等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等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陈永杰告诉记者,“我国的一些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次提出的生物产业规划强调产业的规模要扩大、领域要扩展,技术要发展,特别是核心竞争技术要加强。”(记者 张运清)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