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起大企业涉猎养殖业,恐怕最有名的就是3年多以前网易开办养猪场的消息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跨界之路。在山东青岛,多家大企业投资上亿元到郊区圈地,养猴头菇,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发展有机新农业。要知道,投身现代农业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凭着一股干劲儿就能成功的,这些企业的试水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
青岛市经济贸易总公司原本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而如今,公司却将目光转向新农业,在青岛崂山西麓的半山腰建起一座生态示范园。
公司负责人褚桂春:在崂山水库上游包了一个山洞,种蘑菇,目前来说两个品种,一个是猴头菇,一个是鸡腿菇。
据了解,这里种植的猴头菇长势喜人,有的已经长到杯口大,采摘人员估计每个重约0.6-0.7斤,市场价格可达100元/斤。而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端酒店表示出兴趣。褚桂春告诉记者,他们从外贸出口转型农业的出发点就在这里:
褚桂春:应该说一个是现在国际市场萧条,所以说国际贸易难度很大,第二个呢就是在做进口葡萄酒、还有一些国外有机食品过程当中,认识到有机食品对人们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咱们国家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看看有没有可能在这方面做点事情。
褚桂春说,企业转型投身新农业,自己并不是个例,青岛已经有多家企业在郊区圈地发展新农业,有的投资能上亿元。
褚桂春: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很多都做了这方面的投资,实际上我做的还比较晚。
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看来,原本不相干的大企业投资农业种地、养猪,主要是看重新农业的发展前景。
冯永辉: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旺,从长远来看的话,是长期利好的一个东西,所以很多外部资金可能觉得投资农业机会非常好。
虽然投资农业的前景很好,但由于标准较高,投入成本大,以及对农业不太熟悉等原因,记者调查发现,真正盈利的企业并不多。一些企业热衷于郊区包地,动辄投资几百万元,由于长期不见成效便半途而废,初期投资也因此打了水漂。
青岛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杨学立告诉记者,养猪、种地看似简单,但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杨学立:农业肯定是前期它要投入的,因为农业的回收周期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做好基础以后,做出来要有特色的东西,做出品牌来,价格稍微要比普通菜要高一点。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企业主打的事有机、绿色等高端品牌菜,前期投入明显增加。青岛市经济贸易总公司经理褚桂春告诉记者,为了没有农药残留,韭菜防虫蛆一般使用草木灰,割完一茬韭菜,撒上草木灰,但目前草木灰在市场上没有销售的,农户家中的草木灰量又太小,只好自己想法加工,这无疑增加了成本。
褚桂春:要采取有机的来要求,要增加一些投入,那这样成本就要增加了,回报期相对比较长一些。
这些试水企业虽然有资金,但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也往往导致投资风险加大。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风险要大得多,外部的企业进来之后是有资金,但缺的是这个行业的经验和对风险的防控,有钱还得对路,找到这方面的人,大部分都是资金进来,头脑一热进来了,进来以后一操作、一实践,两年以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到时候没赚钱反而亏了一堆回去了。
对此,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未来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将会有更多的工业企业投身农业,实行多种经营。但企业在进入之前,应当谨慎论证。
马光远:我们知道现代农业本身它属于一个拥有介入门槛的一个行业,所以我觉得并不见得每一个人都适合去做这样的尝试做这样的转型,我觉得企业在做这种选择事的时候,不仅仅你得看到未来的一个发展潜力,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同时还要做一个充分的论证。你比如说在技术可行性方面,在转型的这种可行性方面,肯定都要做一定论证,我们不能盲目的去转型,因为有一些企业比如说以前他做钢铁的看到钢铁不好做,之后转到养猪,事实上养猪本身并不见得比钢铁要好弄,所以我觉得对企业来讲的话,面对目前这么一个转型的时刻,大家可以做一些选择,但是这种选择本身,应该建立在一个审慎的基础上,建立在一个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不要想当然的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