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纷争。服务外包也不例外。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服务外包继续增长,市场总规模达到8200亿美元。麦肯锡预测,202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超过150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服务外包的逆势上扬,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领域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掘金前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到2011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了50%,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47.31亿美元,中国成为离岸外包第二承接国。
迅猛的国内外发展势头,不能不让国内各大城市怦然心动,暗自角力,将服务外包作为促进转型升级、拉动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救命稻草”。去年,新增56个城市在申请做服务外包;今年,这一数字又增加到60多个。除了青海的西宁、新疆的乌鲁木齐、西藏的拉萨、宁夏的银川外,其他各个省的省会城市都将服务外包当做新的产业方向,意欲在全球增长的服务外包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不仅如此,诸如昆明、青岛、宁波、南京等城市,都在急切申请加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名单,以享受更优惠的国家政策,并以此招徕更多企业入驻。而截至目前,商务部只批准了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然而,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更多成为一种城市的形象工程和招商引资的宣传噱头,各个示范城市在业务上都有较大雷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也比较笼统,并没有进行较好的诱导。同时,不少企业叫苦“天花板”政策并未给自身带来多少实惠。
不可否认,服务外包确实是今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并将大大加快“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服务”的步伐。但是,不少城市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却并未做好准备,无论从服务外包总量,还是从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都与发展服务外包的要求相去甚远。与此同时,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不足、服务能力单一且低端化、对市场与行业发展规律研究不透彻、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待提高等,也成为困扰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普遍制约因素。
因此,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不能搞大跃进,更不能遍地开花式的同质化竞争,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沿海城市有沿海城市的优势,内陆城市也有内陆城市的特点,扬长避短,方能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
目前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评选显然有用一根尺子做衡量标准、搞“一刀切”之嫌,并不利于各大城市差异化发展。接近商务部的业内人士曾向笔者透露,商务部日前已向国家申请取消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评选,取而代之的是末位淘汰制。取消终身制,将更加有利于各大城市的市场化竞争,为更多优秀城市提供发展机会。
事实上,中国服务外包的版图也正在悄悄发生改变。预计未来几年,服务外包产业的地域布局将进一步向二、三线城市扩展、转移,以此缓和服务商在人力、信息、资源、交易等方面的成本压力。这为众多二三线城市服务外包发展赢得机遇。中国式外包不应是一哄而上的冲动,而应是巧妙布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