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打车难”,如今是很多人的共同心声,尤其是在国内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人们要想在早晚高峰,下雨天等特殊时段打上一辆出租车,更是难上加难!既要眼疾手快,又要运气好!遇到恶劣天气,公共交通人满为患,挤不上公交地铁的人只能站在路边苦等出租车人们不禁感叹,难道就没有办法在室内叫车等车吗?其实这个愿望并不难实现。北京银建推出了一款叫APP的软件,将这个软件安装在智能手机上,打开它,摇一摇手机或者在应用上发布信息,服务提供商就会派车到你所在的地点接你。
听起来很神奇,其实这种软件之前就存在,早期叫摇摇招车,嘀嘀打车等。这类软件有一个共同的学术名,叫移动互联网叫车服务。它到底怎么用呢?听听科技公司的专业人士程先生的介绍:
程先生:打开之后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在这个蓝点就是你目前所在的位置,附近的出租车是橘黄色小车的图案,只要摁住,好,说出我在什么地方和我要去什么地方之后,这个订单点发送。这就是有司机抢单,司机到你200米左右的时候会自动提示你车马上到了请赶紧下楼吧。
有的软件还可以提供在线支付的方式交费。但是移动互联网叫车服务也有弊端。比如,为了避免乘客爽约,浪费资源,使用者要先注册成为会员,先充值,如果爽约,钱会从账户中扣除。
移动互联网叫车服务到底实不实用,其他国家都是怎么叫出租车呢?在英国生活的留学生张闻说她在英国就使用过这类软件。
张闻:在英国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和正规的出租车公司合作,在市区内摇车招车。另一种是在郊区,大多数人平时居住的地方是很难在路面上看到出租车,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有另外一种租车公司,很多人都通过打电话叫车,比如去机场或者去社区。现在这种公司也把信息资源整合和一些手机APP合作,注册之后可以选择现金也可以选择网络支付,我的个人经历最快的一次APP软件叫车,5分钟以内就有一辆出租车应招,而且不只是应招已经到了我楼下。
但我个人认为打车难的问题并不是通过手机软件可以解决的,手机软件可以解决的只是信息的汇总和集散,但是如果出租车保有量本身非常低的话是没办法来根治城市打车难这个问题的。
而在美国,移动互联网叫车服务却并不普遍。留学生沙漠说,除了大城市有满街跑的出租车,其他地方还是以打电话叫车为主。
沙漠:在美国这种移动叫车服务不怎么太普遍,因为美国只有几个少数的城市人口密度很大,比如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这些城市,像一些二三线城市人口都很少,比如以圣路易斯为例,圣路易斯就几十万人,它的马路上不会常年跑出租车,只是一般在美国二三线城市叫车服务一般都是通过电话打给出租车公司,你告诉你所在的位置想去哪儿它就会基本上在10分钟到20分钟之内就会来一辆车,他没有这种需求,需求并不大。
沙漠还介绍,与国内不同的是,美国交打车费主要是刷卡支付。
沙漠:美国很少用现金来支付,一般的出租车都提供POS机来进行刷卡,你只要按照它的计价器上的额度给他,另外付一些小费就可以,美国和国内银行结算系统差异很大,它的POS机刷的时候只需要给它一个想刷的额,比如打车需要32块,他在POS机上输32块,刷一下卡,它其实记住你的卡号你最终写在条上的额度是你真正落账的额度,比如车程是32元,想给司机8元小费,你在他给你POS机小条上直接写上8块钱小费,加起来40,签个字就行了,他最后会刷40的。
日本早在前年就有了智能手机叫车的软件,而且支付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因而极大地方便了乘客。
日本观察员黄学清:日本很早就开始了出租车的叫车服务,以前主要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现在使用网络叫车也很普及了,比如从2011年开始就在日本全国推出了智能手机的便捷叫车服务,乘客下载一个叫车软件,叫车的时候可以在手机上设定乘车的起始地,这种服务不仅缩短了乘客登车的时间,还提高了出租车的效率,对于语言不通的外国乘客、残疾人等不容易用语言沟通的乘客来说也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这种服务有一些是需要另外付费的,比如日本交通运输公司和iPhone一起推出的叫车服务就需要另外支付400日元的迎接费,在付出租车费方面日本主要是用现金和信用卡,这几年可以使用交通卡的车辆也增加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