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观众除了游人,当地人也不少
●《富春山居图》“合璧”盛况空前,两岸文化交流能否常态化?
●台北故宫的“宝贝”有可能到大陆来展览吗?
●对于台湾民众来说,台北故宫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周功鑫
女,1947年出生。台湾辅仁大学法国语文系学士,中国文化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
曾长期任职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曾任教于辅仁大学、政治大学。2002年在辅仁大学成立博物馆学研究所,担任所长。2008年5月20日,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盛夏时分,羊城晚报记者随“粤台学子寻觅孙中山革命足迹”活动代表团来到台北。台北却有一个地方比天气更“热”,那就是正在举行“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早八点半,记者踩着台北故宫博物院开门的钟点进入大门,身边已经涌满了直朝二楼“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所在地的人,大家都是赶早来一睹风采的。与以往以游客为主的情况不同,台湾口音的当地人不在少数。一行30多位幼儿园中班的台北儿童,也在五六位老师的护佑下排在队伍当中。即使这样紧赶慢赶,记者也排队等待了有差不多40分钟时间,才得以来到真迹的展柜面前。
据院方介绍,从两岸开放直航旅游以来,台北故宫的“人气国宝”向来是那件玲珑剔透的“翠玉白菜”,每每排起长队,需要尽力疏导。但是自从特展开幕,合璧后的《富春山居图》夺魁称霸,取代了“翠玉白菜”成为最有人气的明星展件,高峰时期观众需排队两小时以上才能一睹芳容。只有旅行团基本离开,到下午六点半闭馆前几十分钟较不拥挤,但熟悉台北故宫作息的当地观众仍然很多,总是到了安保人员清场时,才依依散去。在台北故宫近30年来的开放史上,还从未有另一件展品出现如此争睹盛况!
此外,为了让年轻人亲近文人书画,也在直观上实现人们的“合璧”心愿,台北故宫邀请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制作了3D动画版《富春山居图》,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影像拼接为巨幅40米长卷,再叠映以数码3D动画的实地山水影像,虚实相生。最有趣的是,在互动环节,若观众击掌、人声招呼,藏于《富春山居图》中的寥寥几个人物,就会以转头、摇扇来回应,或见渔夫撑船顺流而下、樵夫荷担而行,一卷古画顿时生动起来。
欣喜之余,记者也对上任3年来屡屡促成文化交流佳话的一位女士―――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治下”的故宫,是一座怎样的文物殿堂?对于华夏文明的传布弘扬,她有怎样的期许?
台北故宫的“宝贝”有可能到大陆展览吗?
羊城晚报:此次《富春山居图》的“合璧”是震动两岸的大事,大家都在期望这样的交流能够常态化。
周功鑫:事实上,从2009年我和同仁造访北京故宫之后,我们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都有了文物交流、展出。这次《富春山居图》的特展之后,我们马上还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法国多家文物机构联袂推出“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
尤其是在与中华文物相关的内容方面,两岸合作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两岸联手,才能促成更精彩的文化文物交流,增加两岸民众的互相了解。文化本来就是比较有亲和力、没有争议的事物,而且比较容易交心,所以在未来我们还会致力于此。明年我们要跟陕西、河南的博物馆合作,2014年要跟四川、河北方面合作,这些动作都已在商讨、洽谈当中了。我想就像你说的,将来无疑会变成一种常态式的合作。
羊城晚报:那此次“合璧”,有没有受到什么阻力呢?
周功鑫:还好,因为毕竟这是文化交流。文化是可以增加两岸民众互相了解的,如果只从意识形态上解读这样的展览,那就太狭隘了。到目前为止,还进行得蛮顺利。
羊城晚报:这次是《剩山图》从浙江跨越海峡而来,那台北故宫的“宝贝”有没有可能到大陆展览呢?
周功鑫:我们曾经到国外做过很多展览,在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等都顺利展出过,因为他们都有“司法免扣押”的法规,所以艺术交流做得非常顺畅。这个法令是为了保障展出期间不受司法干扰,保障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编者注:所谓文物“司法免扣押”,主要是保障拥有争议文物的博物馆,在相关文物赴外展出时,不会受到司法追诉或扣押,确保外借文物“有借有还”。台北故宫近70万件文物,绝大部分是从大陆运去的,但大陆至今未制定“司法免扣押条款”,台湾方面担心文物登陆展出,可能遭到扣押,一去不返。近年来,国际上追讨文物的声浪高涨,许多国家都制定“司法免扣押”条款,以确保文化交流无阻。但是,一旦制定类似司法免扣押条款,可能将丧失讨回历史上曾被掠夺或偷盗出境文物的权力)。但是大陆还没有这样的规定,现在北京故宫等方面也在做一些努力,希望将来有机会做更多的交流。
合璧,成就了艺术推广
羊城晚报:我到台湾听到一种说法,说您的书房里就挂着《无用师卷》的复制图,是真的吗?
周功鑫:(笑)我的书房倒没有挂,可是我自己有买,也就是日本二玄社复制的《无用师卷》,我买来收藏。
羊城晚报:您对于这幅画也很偏爱吧?
周功鑫:对,二玄社其实当时复制了上百件的东西,但在古画里我就挑了这件珍藏。为什么呢?我自己就是学艺术史的,知道黄公望的这幅作品是名迹中的名迹,经典中的经典,是文人画的巅峰之作。黄公望在“元四家”里面,是排首位的,在中国艺术史里面也是一代奇才和大师。《富春山居图》很典型的一点,就是从宋代讲究逼真物象、赋彩妍丽的画风,转变为即兴写意,纯以笔墨表现的文人画精神。此图既师法造化又结合笔墨的趣味,展现文人画着重的“书画同源”精神。后来明代大家董其昌将此图的地位推崇到最高点,而且明清大家皆临、仿过此图,它影响两代水墨绘画发展至深至远。所以我个人也非常喜爱这幅画。
羊城晚报:那可否这样理解,这幅画本来在绘画史上就应该有相当的地位,但是以往由于大众的欣赏水准和审美趣味可能不一定深入到文人画,通过这次合璧反倒提点出了这样一层,达到了艺术推广的效果。
周功鑫:你说得很对。在博物馆的收藏当中,欣赏书画对普通观众原本就要难一点,更何况是意境更为抽象的文人画。但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次展览,人们从原先一来故宫就排队看“翠玉白菜”、看“肉形石”,转变成了现在看文人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还有,除了大陆游客和台北市民,台湾中、南部的观众都过来了,台中、彰化、台南来的都有,香港、新加坡、欧美来的也有。观众争睹的结果,必然提升欣赏水墨画的能力,在文化传播与美术教育上是件好事!这幅画本来在绘画史上就应该有相当的地位,但是以往由于大众的欣赏水准和审美趣味可能不一定深入到文人画,所以透过这次合展也达到了艺术推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