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垃圾不分类 不知该丢哪

时间:2012-12-04 1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著名的台湾歌曲《酒矸倘卖呒》,歌名“酒矸倘卖呒”是闽南语,就是在收酒瓶子时的吆喝,翻译成普通话为“有空酒瓶子卖吗?”台湾《旺报》今天刊载读者赖佳玟的文章,目前身居广州的她由这首歌而联想到“废品”、“垃圾”,再延伸谈了两岸垃圾回收的差异。

  文章摘编如下:

  “酒矸倘卖呒”,台湾20年前街头巷尾此起彼落的吆喝声,苏芮的歌声掀动了我们心中各种微妙情绪:怀旧、感动、悲伤。

  曾经也有一段时间,回收保特瓶有1块台币的奖励,街头不时能见到拎着麻布袋捡拾保特瓶的佝偻身影,但在奖励取消后,这样的情景就难得见到了。当时,一般家庭大约会将垃圾放在住家附近某电线杆旁,会有清洁队来收,地点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反正不是只有我放”。

  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垃圾不落地”,垃圾车响起《少女的祈祷》,各家各户早已派出家中成员在垃圾收集处等候,一家家依序将垃圾交给辛苦的工作人员,随后有错过时间的人拎着垃圾追赶已经开走的垃圾车,偶尔也有傻傻的站在车后,被垃圾车压缩爆浆喷到的倒霉人。

  我们家公寓住户则是大家讲好、统一交费给清洁队来收废品及家用垃圾,每个月要交200块台币,每周一三保特瓶,每周二四废纸之类的。

  以上是台湾的概况。大陆呢?

  我在广州市许多小区有物业管理,垃圾通常放在楼梯间的垃圾桶,每天会有小区的清洁人员来收,这部分费用是含在每个月交的物业管理费内。

  物业公司相当于台湾说的开发商,大陆的物业程度良莠不齐,物业管理很大程度影响到住户居住的品质及享用的服务。所以要买房或租房要认明知名的物业公司,消费、居住较有保障。

  我所住的老城区,都是早期建的老房子,几代继承、转手后已经没有统一的业主(房东)或物业管理。垃圾有统一的收集点,但大部分人直接放在街上。还有一次我在回家路上直接有人从二楼把整袋垃圾丢到街上,差点丢到我头上、在我脚前一步炸开,吓得我倒弹,差点去收惊。

  有次有“居民委员会”来敲门,收每户每个月75元台币的垃圾清洁费,一次还收完一年。

  因为居委会收了钱,我们也放在街边。有趣的是,过了一个小时,垃圾已经被拆开、翻得面目全非,里面有些垃圾已经被取走,再过一个小时,又有些垃圾被捡走,再过一个小时,整堆垃圾就不见了。因为这里有很多“收废品”的人,举凡保特瓶、纸、铁铝罐、塑料、金属、废家电或电子用品,能卖的东西他们都会捡去卖、不惜在路边翻垃圾。

  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踩着三轮车、载着他们沿路收的废品,轮番吆喝着“拉(垃)──基(圾)──”,每个人吆喝的声调都不一样。有次刚好一堆杂志要回收,拿去卖,秤重卖还卖了15、20块台币。

  大陆一直没有垃圾分类,经常想好好丢个垃圾都不知道放哪里,包括废电池也没有完善的回收系统。因为即使垃圾没有分类,有的是大把人去捡能回收能卖的垃圾。现期大陆正在推动“垃圾分类”,只是仍成效不彰。

  有次跟收废品的阿姨聊天,她说“全世界就只有在中国,我们帮你收垃圾不用钱,还给你钱!”又说,“收废品每个月挣的钱也跟帮人打工差不多,只是比较自由,想回老家陪陪小孩就能回去。在家里穷,种小麦、玉米没钱挣,在大城市就算挣得少还是比在家里多。”他们收去大的回收点转卖,也只是赚微薄的价差。

  据闻所有废品回收站都是有背景的,能回收的材料都可以卖为再加工的原物料,除民生废品回收之外,工厂工业废料回收的利润空间更大,但那就是一般人吃不起的大饼了。

  回想起这些踩着三轮车捡垃圾的外来农民工,像是在大蚁窝里的工蚁,在庞大的利益集团之下做着最卑微的劳工,为了老家的老小,“酒矸倘卖呒”?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