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推进两岸和平发展 要抓住机遇创造机遇

时间:2013-07-02 08: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机遇”与“挑战”,简单的一分为二,就是形而上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才是辩证法。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为两岸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对大陆和台湾来说都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面对当前两岸关系步入深水区、攻坚期,更加需要双方紧跟时代潮流,共同累积更大动力,共同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打造更加崭新的未来。

  一、十八大为两岸推进和平发展带来新机遇

  两岸关系从剑拔弩张到和平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对历史机遇的正确判断与及时把握;但其中波折也颇多,如台湾曾因提出“戒急用忍”政策而错失了10年的发展时机,错失了在亚太整体布局里应该取得的优势和地位,也让台海上空一度弥漫紧张空气。直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在台湾执政,中共中央从战略高度做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决策部署,才有了今天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现在的台海两岸,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现在的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任何时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十八大报告正式将“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写入党的文件,明确“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信号,对大陆和台湾都充满了正能量。

  对于大陆来说,依照十八大定下的蓝图,大陆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继续快速增强,一个稳定的两岸关系,有利于大陆更好的发展自己、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将使大陆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拥有较以往更充沛的工作资源,从而更加自信从容、耐心细腻、务实包容,同时对台湾的政经发展和社会民心也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于国民党当局来说,因为施政不力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困境,民调支持率也在一成左右徘徊,所以台湾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平稳定的两岸大环境。十八大报告透露出的大陆对台政策的延续性,是台湾突破瓶颈、走出低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利多因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发展机遇,希望台湾能正面、积极地回应这一诚意与善意,与大陆携手共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

  对民进党来说,十八大报告表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等于划出了大陆同台湾各政党尤其是民进党对话交流的底线,是一个具有胸怀和包容性的表述,充分展现出大陆争取认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的不懈努力。希望民进党认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早日彻底摒弃“台独”政纲,为民共党际交流合作撤除障碍、创造条件。

  二、政治僵局的突破首当其冲

  除了为两岸和平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十八大报告里的各种“呼吁”与“希望”,也是对两岸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困境的提醒,其中政治难题首当其冲。十八大报告涉台部分对政治议题着墨颇多,并提出了明确方向:“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当前两岸关系由经转政的压力明显增大,如何突破瓶颈平稳过渡到敏感的政治深水区,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无疑是当务之急。两岸目前或无政治谈判的环境与条件,但不能没有创造谈判环境与条件的意愿和努力。

  两岸关系的本质是政治。台湾问题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放老兵探亲,90年代初实现“汪辜会谈”,到2008年两岸“三通”以及签订以ECFA为里程碑的18项协议……每一桩、每一件都不曾离开政治,所以两岸关系首先是政治关系。但台湾当局一直避谈政治议题,一是为了让美国人放心,二是担心给民进党以可攻之靶。但就像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所说:两岸关系已处在关键时机,事缓则圆是对的,但必需考虑台湾的发展;2016年选举如何变化很难预料,这3年是关键,如果放弃,一旦变化,可能回到10年前,因此,希望台湾当局能好好把握这3年,巩固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

  当前形势需要两岸在政治议题上有所作为。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发展两岸政治关系提上议事日程并写入党的正式文件中,表明它是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迈入“深水区”后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在提醒台湾:两岸经贸、社会、文教关系的深入发展必须要与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协调同步,单纯的“政经分离”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将为两岸平等协商带来更多不利影响。经过近5年的发展,今天的两岸已累积了较强的发展动力与经验教训,不回避政治议题并积极作为,才能确保两岸关系在正确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两岸的尝试理应同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有关推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呼吁,虽然合情合理、务实可行,但要想顺利推进,尚需台湾方面的正面回应和积极配合。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还是签署和平协议,对于台湾来说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有难度不等于不作为,2013年对台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两岸学术界从民间角度就解决两岸政治问题开展对话”,可说是落实十八大对台政策的一项具体举措,是大陆对现阶段发展两岸政治关系做出的一项“合情合理的安排”。随后于6月召开的“北京会谈”,就是这样一次两岸专家学者探讨重要政治议题的民间会议,台湾方面有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其中不乏包括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在内的民进党人士。“北京会谈”尚未结束,在台湾的绿营前“行政院长”谢长廷也宣布,他所设立的基金会将于6月29日和30日在香港与大陆学术机构联合举办主题为“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的研讨会。这些积极主动的尝试,都是对十八大呼吁两岸展开政治议题的最好回应,这种“民间先行”的方式,既体谅到了台湾方面的态度和立场,又提出了较适合当前形势的具体办法,有助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水到渠成,值得坚持下去,直到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识到:两岸政治商谈时台湾不会被“矮化吞并”,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亲中卖台”问题,越早商谈,对台湾越有利。

  三、更多和平发展的机遇蕴藏于两岸交流中

  十八大报告中“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的描述表明:在交流中深化合作、在合作中创造机会,将成为未来几年两岸推进和平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任务。

  制造两岸和平发展继续向前的机会,一方面需要全面推进以ECFA为主体的两岸经合工程,以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全力加强和深化以“三通”为载体、以文教为主体的两岸社会交流工程,以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下一步两岸仍需要全面交流、重点交流、深入交流,以时间换空间,实现两岸社会的全面融合,逐步由“三通”实现第四通——“心通”。就如十八大报告中所说:“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

  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两岸近年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形势,并没有带来台湾民众对两岸和平统一更多的认同,而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却持续高涨;同时,两岸交流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大陆惠台政策与“让利”未能落到实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日益突出、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事故频发等。如何才能提高两岸交流的品质和效益?在制度上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驾护航,是个必经的阶段。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促进平等协商和加强制度建设的内容,就是想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机制,让任何人、任何势力改变它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以制度化作为提高两岸交流品质和效益的目标,迫在眉睫,尤其台湾方面,一旦“蓝天”变“绿地”,互信与认同基础脆弱的两岸关系将难逃逆转之虞。所以希望马当局抓住目前执政的机会,为台湾人民打造一个两岸和平发展的长远机制环境,防止政权更替带来的不确定性。

  十八大报告告诉我们: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重要途径是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强大动力是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必要条件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回顾两岸关系走过的历程,双方都需要汲取教训、把握机遇、创造机会,继续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在求同存异的良性互动中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天地,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共同探求适合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赵静,中国台湾网评论员)

编辑:郜利敏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