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常常可见“屋树”,阳台伸出的绿叶像是向行人打招呼。
绿是台北的标志,绿也是台北的骄傲。
有人说,台北的标志是摩天大楼101;不错,这指的是地标。但即便是101,最近也以获得世界最高的“绿建筑”而自豪。101的“绿建筑”,指的是节能减碳所取得的成就。这是一种内在的“绿”,也是与其外在的绿化努力分不开的。
站在101大楼上,放眼眺望,但见环绕台北城的周边山头是青色连着青色;收眼俯瞰,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绵延不断的“绿”:纵横交错的主街道好像是用绿色的彩笔勾勒出来似的,线条清晰而又无缝对接;街道两边的区块内,绿色也是主色调,纵有高楼大厦,也是从绿地中崛起,成了绿色中的点缀。
漫步在台北街区,“绿树成荫”、“绿荫扶疏”的景观随处可见。台北人说,台北的绿,缘于市政府对古树的保护,以及由此培育了市民的绿化意识。
古树保护在世界各地也很流行,大陆许多城市也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予以保护,同时也设立专门的部门具体实施。如福州,就出台了保护古树的地方性法规,并由市园林局管理实施。台北的特别之处在于:把古树当成一种文化资产,并由文化局负责管理。这样,古树保护就不仅仅是为了绿化,更是上升到“历史”保护与“景观”再造的文化层次。
“树木是这个城市的绿色居民。”台北市文化局有关人员介绍说,为促进民众对绿色资源的了解与重视,从1990年起就推动《台北市树木保护自治条例》的立法工作,2003年台北市议会终于通过了这个条例。《条例》规定:凡树胸高直径0.8米以上、树胸围2.5米以上、树高15米以上、树龄50年以上、珍稀或具生态、生物、地理及区域人文历史、文化代表性的树木,包括群体树林、绿篱、蔓藤等均列入保护范畴。《条例》同时制定了奖罚措施,如私人的古树可以申报,由市政府拨款资助养护,如遇工程兴建需要移植的必须做好移植保护方案,待审批后方可实施,如随意砍伐,无论私人或公家的树木,均会遭罚款。
《条例》发布与实施以来,效果如何呢?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谢小韫在一篇题为《1483》的文章中写道:“‘1483’,这是台北市受保护树木的数目。10年前调查登记在案的老树及珍稀树木约有100多棵,10年后已成长为1483棵。1483棵老树每棵都挂着身份证,亭亭玉立、姿态挺拔地站在街角巷尾,在台北的天空下,日日夜夜与你我一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我曾请教过推动此项立法的首任文化局长龙应台女士,当初为何拟订这项划时代的法令?她说,因为最不把砍树当一回事的,不是民众,而是政府,由政府领头担负起这项任务,就是要从上到下传布护树的理念。”据了解,为了加大对古树的保护力度,台北市去年还出台了新规定:“凡市府认定应予保护之树木所在建筑基地,其树木保留者得视树木保护及影响建筑之情形,酌予增加容积,其树木遭受不当毁损者,其容积得予酌减。”谢小韫局长说,这可说是又一项划时代之举,都市的绿色资源可以受到更多的保障了。
实际上,古树保护的成效不仅仅是树木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种树护树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今,无论是漫步在台北南北走向的敦化路、东西走向的仁爱路、信义路,车道两旁及人行道上望不尽的是郁郁葱葱的榕树、青翠欲滴的香樟树以及高大的南洋杉、修长的椰树等;高楼大厦的周边,必定有各种景观树形成的绿化带或绿色公园;即便是新建的地标性建筑,如台北市政府捷运转运站,在转运站楼上与相关的高楼之间,也种上了树木,成了转运站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对于市民而言,绿化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有些居民不能在房前屋后种树,也设法在阳台上进行绿化——走在台北街上,抬头常常可见到“绿墙”与“屋树”,绿意婆娑,让观者顿感心旷神怡!(记者 陈荣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