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大学校长吴思华参加公听会时表示,他看到大陆歌唱节目《我是歌手》红红火火时感到心酸,因为我们有一流的作词、作曲人才,但咱们的人才,都只能在别处找舞台。
大学的学杂费要不要调涨?涨幅多大?什么时候开始涨?台湾“教育部”、各高校和学生及家长们经过马拉松式的漫长讨论与相互妥协,正在一步步接近一致。按照最新方案,最快从今年9月份开始,台湾公立大学的学杂费开始调涨,届时,大一新生所交学杂费得比上届的学长们多出3600元(新台币,下同)/年。而私立大学部分,往后只要台湾“实质GDP”增长达到3%,学杂费也要调涨,但涨幅不能超过5%。
在昨天举行的公听会中,台湾“教育部”向“立委”、各高校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提交了一份经修正后的“常态性大专学杂费调整方案(草案)”。这份草案列举拟调涨学杂费的两条最重要理由是:由于物价指数攀高及教育成本提升,造成高校尤其是私立大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涨学杂费来改善高校财务状况。第二,要改善台湾的高教中存在的“反重分配”现象。目前台湾公立大学学杂费仅为私立大学的一半,而所有高校贫困家庭学生中,有70%的人数分布在私立大学,以致多数就读私立大学的弱势家庭反而要负担更高的学杂费,形成“高等教育反重分配”现象。
方案规定,为改善“反重分配”现象,建议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大学的大一新生学杂费调涨,涨幅为6%,之后每4年检讨一次。资料显示,目前台湾公立大学平均每学期学杂费为30000元,私立大学平均为55000元。“教育部”希望此举可以拉近公私立大学学杂费差距,保证机会公平。
当然,这一方案配备了对弱势学生的助学机制及学杂费调降机制。无论是公私立大学,若被发现奖助学金提拨比率未达学杂费收入的3%,或者全日制生师比例超过25,以及校务、财务违规违法及评鉴不过关等状况,该校学杂费将会被“教育部”强制调降。学校经营及财务状况若有改善,在维持教学品质的情况下,也应自主调降学杂费。
新闻观察
如何照顾弱势学生成焦点
台湾的大学是否调涨学杂费?昨天在台湾“立法院”举行的公听会中仍存分歧。对于“教育部”提出的方案,各高校代表,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基本都表示赞同。而学生和家长代表,意见有所不同,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各方争论最集中的焦点,就是如何照顾高校中低收入的弱势学生。
其实,“教育部”提出的学杂费调整方案中,所提出的要达成改善 “反重分配”现象目标,旨意也是减轻弱势学生的学杂费负担。“教育部”的救济路径为:通过调涨学杂费,让学校从学杂费总收入中提拨更高比率,作为对弱势学生的助学金;同时,提高减免学杂费比例,以及进一步实施就学贷款优惠措施。
该草案中规定,高校的奖助学金提拨比率不得低于学杂费总收入的3%;让中低收入学生学杂费减免由目前的减免3/10,提高为减免1/2。在减免学杂费部分,以就读公立大学的中低收入学生为例,一学期学杂费约30000元(新台币,下同),减免额度调高后,学杂费将由目前的21000元降为15000元,1年可减少12000元的负担。私立大学中低收入学生1年则可减轻22000元的负担。按此计算,公私立大学受惠学生约达23000人。
但是,“教育部”的这一救济路径却被有些学生和家长代表嘲笑为“先扒一层皮,再给人输血”,对中低收入学生减负效果不大。而就学贷款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把问题延后解决。此外,反对方还批评说,70%的中低收入弱势学生集中在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调涨学杂费与GDP挂钩根本是无稽之谈。因为,他们认为:“GDP上涨并不等于居民实质薪资收入同比上涨,普通民众收入怎么可能与大老板收入的提高成比例?”基于此,他们认为,如果与GDP挂钩,会给实质薪资收入并无增长的中低收入家庭造成更大负担。
因此,反对学杂费调涨的一方认为,解决台湾高校教育经费的不足有两条办法:一是施压“政府”,让其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预算;二是加重对企业和富人的课税。
高校声音
“人才只能到别处找舞台”
此番台湾高校要求调涨学杂费,目的就是希望改善财务状况,留住高校人才,汰换教育陈旧设备,提高教育品质。
在昨天举办的 “大专学校学杂费调整方案公听会”上,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代表都纷纷表示,台湾高等教育面对岛内物价上涨、国际激烈竞争等因素,加上经费不足,资源越来越少,优势越来越消失,如此情况下,很难期待学生有国际竞争力。如果不能调整学杂费,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并损伤台湾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台湾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就指出,“教育部”要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但经费有限,近几年学杂费都未调涨,补助款又逐年降低,而教师薪资、油电费用持续高涨,若再不调涨学杂费,高教将变“共穷体制”,最后冲击的还是台湾的教育品质。
台湾政治大学校长吴思华则忧心表示,他看到大陆歌唱节目《我是歌手》红红火火时感到心酸,因为我们有一流的作词、作曲人才,但咱们的人才,都只能在别处找舞台。类似的台湾人才流失现象,现在就在台湾很多高校中蔓延,台湾高校现在有很多优秀人才被挖角。他指出,台湾大学的总经费是港澳的1/4,比欧美差距更大。因此,他除了赞成适当调涨学杂费,加大对弱势学生补助外,更呼吁台湾当局加大高等教育的财力投入。(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吴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