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医卫协议为两岸医卫事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2010-12-22 09:41     来源:SRC-423     编辑:胡珊珊

  中国台湾网12月22日北京消息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昨日在台北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协议共六章三十条,分别为总则、传染病防治、医药品安全管理及研发、中医药研究与交流及中药材安全管理、紧急救治和附则。这是两岸签署的所有协议中,条文最多文字最长的一项,内容具体可行。为此,本网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博士朱磊,他表示,协议的签署将为两岸同胞的生命健康权益提供更有效的保障,为两岸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是两会协商开创的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新领域,不仅能充分地反映两岸协商的公益价值和人文关怀,也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医卫协议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朱磊表示,这份协议为两岸同胞的生命健康权益提供更有效地保障,也为两岸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是两会协商开创的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新领域。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对于疫情的通报,药品、中药材或医疗器材的管理,新药的研发,将建构明确、可操作性的合作规范,共同促进两岸人民的健康,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兼顾产业的发展。例如,在传染病防治合作上,两岸卫生部门相关单位除成立工作小组,任何一方若发生重大疫情,会主动告知对方,建立实时、较透明的传染病防治机制。新药研发方面,两岸同意未来临床试验认定上,采同一套标准,生技业者、药厂已完成的临床试验,进入对方市场时,不必重做,可大幅缩短上市时间。这项协议的签署,不仅能充分地反映两岸协商的公益价值和人文关怀,还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 不必畏惧“深水区”

  朱磊表示,第六次“陈江会”只签署一项协议,是历次“陈江会”中最少的一次。有舆论从投资保障协议难产、经合会延后宣布、ECFA后续三项协议不安排时程等情况判断两岸关系已进入“深水区”。朱磊说,之所以会有“深水区”的存在,是因为双方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秉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原则,循序渐进向前发展。当分歧较小、均较急迫的议题协商解决之后,自然面临较为棘手的问题。他认为,难体现在两方面:经济层面,未来谈判议题很难再以单方面优惠为主,由于涉及面日益广泛,讨价还价的协商形式越来越常见;政治层面,未来议题越来越牵涉两岸公权力的介入,能否继续秉持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刻意制造和强调分歧,对协商进度影响巨大。

  朱磊认为,不管“深水区”有多难,只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就会赢得两岸民众的支持,完成造福两岸民众的历史责任。协商与合作是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前5次“陈江会”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签署了包括ECFA在内的14项协议,这些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中可能要历经十年、甚至十数年才能完成,速度的确惊人,成果的确显著。但这并不是说两岸关系发展速度“太快了”,因为两岸经济关系是从“不正常”状态到克服政治障碍发展为“正常状态”,是在补历史的课,而且“陈江会”签署的协议多是两岸早有基础、过去该做未做的事实。从为两岸民众谋福祉和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角度看,步调并不快,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才能赶上其它地区经济整合以实现互利双赢的水平。因此,在两岸协商议题逐渐由易入难之际,双方更应以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指向,以更开阔的视野和胸襟看待两岸目前的各种分歧,持续推动两岸的协商与合作。(记者 胡珊珊)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