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包括沪深300ETF在内的ETF基金场内交易正在酝酿采用T+0机制。据了解,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落实改进这一交易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此举一旦成行,将有利于提升ETF交易活跃度,提高市场定价效率。而随着ETF采取T+0交易的讨论走向深入,各方人士对于股票市场恢复T+0交易的呼声也逐渐强烈。
专家认为,从全球主要股市交易制度现状和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着眼,A 股交易恢复T+0是大势所趋。从积极稳妥的角度出发,在未来ETF场内交易实现T+0的基础上,考虑以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代表的蓝筹股率先恢复T+0回转交易,不失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此举的一个附带效应,还可活跃蓝筹股交投,形成资金洼地,吸引资金走出盲目热炒题材股的怪圈,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刺激交投 变蓝筹为资金洼地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长期弱市压制之下,“多看少动”已成为目前A股投资者主流态度,低迷的交投已成为抑制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A股成交不活跃,外围资金自然不敢大举进场。而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A股走出低迷难度较大。要解决这一矛盾,交易制度的改革和交易工具的进一步丰富应尽快进入决策层视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就指出,现行的“T+1”交易制度使股票买入后,必须第二日才能卖出,人为延长了同一股票买卖过程的时间,使交易效率明显降低,相对降低了市场流动性。同时,T+1交易不利于股票市场的活跃。当股票市场处于连续低迷状态的时候,T+1交易容易导致股票成交量的急剧萎缩,投资者信心不足。
贺强认为,实现T+0交易后,可以使投资者在一天内将有限的资金多次进行买卖,如此将能够放大交易的资金数量,提高交易的效率,继而提高股市的活跃程度,增加股市的交易量和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市场人气和投资者的信心。
专家表示,一旦恢复沪深300指数成份股T+0交易,一个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将使这些蓝筹股成为资金洼地,吸引市场中周转要求较快的资金走出盲目热炒题材股的怪圈,客观上起到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作用。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股市场浮躁的炒作现象,使市场内部的资金分布更加合理。当资金流向蓝筹股后,其产生的赚钱效应也将增强A股市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走入良性循环。”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这样畅想蓝筹股实行T+0 后的市场态势。
平衡多空 有效实现风险对冲
一位投资人士表示,目前银行、钢铁、地产等多个板块的权重股市盈率都在历史底部,其中不乏跌破市净率的个股。
虽然这一现象主要是基本面造成的,但也与多空力量在利用交易工具上的不平衡有着关系。
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就表示,由于融券卖出后当天即可买股还券,使得做空在理论上已经实现了T+0交易。考虑到目前融资融券标的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大致重合,因此使得沪深300成分股面临的抛压更为沉重。在沪深300成分股中实行T+0制度,将有助于多空双方在游戏规则上实现再平衡。
贺强则表示,股市现货的T+1交易与股指期货的T+0交易无法匹配,难以发挥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作用。因为股指期货当天买入,当天就可以卖出,可是,股票现货当天买入当天不能卖出。股票现货的隔夜操作不仅会导致巨大的风险,也使投资者难以利用股指期货来规避风险。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实行T+0的交易制度也能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效果。专家认为,对沪深300指数覆盖的股票实施T+0回转交易后,买入蓝筹股的散户只要发现大盘下跌或操作失误可立即止损,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还可以在当天再次择机入场。对于买入蓝筹股并盈利的散户,也可利用T+0交易规则当天将部分股票止盈,以有效规避隔夜外盘及政策面带来的风险。
专家:“T+0不可与投机画等号”
有观点认为,中国股市尚处于逐渐成熟的历史过程中,过度投机的现象时有发生,而T+0交易则有可能放大这一问题。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眼中,这样的观点未免有些想当然。贺强就指出,股市的过度投机是因为机构操纵和违法违规导致的。股市T+0交易与T+1交易一样,只是一种股市的交易规则。股市T+0交易本身不仅不会导致股市过度投机,反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的过度投机。
贺强表示,在股市T+0交易的情况下,如果当日股价出现连续上涨,很多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出现了一定的利差,就会大量卖出股票,延缓股市的上涨;而当日股票若出现连续下跌,投资者又会纷纷抄底,大量买入股票,延缓股市的下跌。因此,T+0交易会导致投资者即时逆向操作,出现多空互相制衡,客观上起到对市场股价的“抹平”作用,避免了股价单边的上涨或下跌。
当然,为了更好地避免中小投资者过分短炒,T+0交易在具体制度上仍可作出进一步的细节安排。以美国市场为例,投资者在美股T+0交易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由于频繁的交易确实在客观上会让没有经验的散户很快损失掉资本,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美国证监会(SEC)制定了PDT (Pattern Day Trader)规则,从多项指标上对小额投资者的日内交易做出了限制。国内监管部门也可以此作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