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分析,3月份新增信贷大幅上升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二是城镇化建设提速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加速;三是地方政府换届完成后投资热情较高。
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1.06万亿元,较上月多增4400亿元。新增贷款大幅上升,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增长温和回升,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平稳。另一方面是季末存款大幅增加,银行存贷比压力缓解增强了信贷投放能力。
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得到巩固。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3月份进口1830.7亿美元,进口值创单月历史新高,进口同比增速14.10%,远超市场预期。“综合一季度数据看,前3个月中国对外出口强劲增长,在海外有效需求周期性回暖的推动下,预计未来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出口这驾马车对增长的拉动力会高于此前市场预期。而从3月份进口金额的超预期反弹态势看,进口需求可以说已经开始迅速释放;预计进入二季度后,经济增长将会明显回升。”交行金研中心分析师陈鹄飞表示。
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强劲带动下,年初以来贷款需求非常旺盛。“贷款审批完之后,等待提款的客户要求比较迫切。”建行行长张建国在3月底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证实。
业内专家分析,3月份新增信贷大幅上升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二是城镇化建设提速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加速;三是地方政府换届完成后投资热情较高。
今年一季度已有两个月新增信贷超万亿,对于贷款增长是否过快的担忧,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贷款投放仍在理性增长范围内,基本符合宏观管理部门的信贷投放节奏。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累计新增贷款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以全年新增贷款目标9万亿元衡量,一季度新增贷款占比30.7%,符合3比3比2比2的信贷投放节奏。
对公中长期贷款反映实体经济活跃度。受经济企稳回升等多重因素影响,贷款“短多长少”的信贷结构终于在今年1、2月份有所改善。但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对公中长期贷款没有延续1、2月份以来的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前三个月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分别为3098亿元、2826亿元、2530亿元,在总对公贷款中占比分别为52%、57%、37%,在总新增贷款中占比分别为29%、46%、24%。可见,不论是与对公贷款还是与总新增贷款比较,3月份对公中长期贷款占比均出现较大程度下滑。与此同时,3月份对公短期贷款大幅增加2907亿元,较上月多增1093亿元,其占比由2月份的36%回升至43%。
不过,有专家认为,“短多长少”贷款结构的再延续与经济温和复苏的判断并不矛盾。当月对公中长期贷款增加不多一方面是企业债券融资对贷款的替代;另一方面,当前经济仍处在温和复苏当中,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也处在温和增长中。
数据显示,前三月企业债券融资额分别为2201亿元、1427亿元、3892亿元。不仅企业债券净融资、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承兑汇票亦均有显著增加。业内专家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各项均有显著增加,表明经济企稳回升带动下,实体经济对资金有着旺盛需求。
受新政细则出台前住房成交量大幅上升的带动,3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了1718亿元,较上月多增了335亿元。
存款方面,受贷款增加较多、外汇占款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季末银行加大存款吸收力度、大量理财资金转为存款等多重因素影响,3月份人民币存款实现大幅增加。
比较前三个月新增存款数额可以发现,存款在季末“冲时点”现象依旧严重。数据显示,3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增加4.22万亿元,较上月多增3.4万亿元。1、2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分别为1.11万亿元、7737亿元。从结构上看,3月企业存款增加2.43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18万亿元,财政存款则季节性减少了2667亿元。
受季末银行加大存款吸收力度、当月贷款增加较多、外汇占款仍可能保持较快增势、财政存款下放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3月份新增M2高达3.75万亿元,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5.7%,较上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3月份新增M1也高达1.5万亿元,M1余额同比增长11.9%,比上月提高了2.4个百分点。
有专家预计,经济增速小幅回升背景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将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条件下银行会保持一定信贷供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