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险资投资渠道全面开闸,但受制于投资环境以及政策效应滞后影响,去年投资收益率再创新低。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从保监会获悉,包括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另类投资有望率先推动行业整体收益好转。
在昨日保监会召开的通气会上,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主任曾于瑾介绍,去年行业实现投资收益2085.09亿元,投资收益率3.39%。而2009年至2011年险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6.41%、4.84%、3.49%,可见去年的这一指标已连续第四年下滑,明显低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更低于5.5%的寿险产品精算假设。
面对险资投资收益率低迷的境况,去年下半年以来,保监会陆续推出十多项投资新政,如扩大债券投资范围、放宽金融产品投资、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等,同时也包括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和不动产投资等另类投资。
不过,由于新政实施有一定的滞后性,险资投资结构并没有明显改观,银行存款与债券投资仍占比较高。通气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6.85万亿元,占行业总资产的93.2%。其中银行存款2.3万亿元,占34.16%;各类债券3.06万亿元,占44.67%;股票和基金8080亿元,占11.8%;长期股权投资2151亿元,占3.14%;投资性不动产362亿元,占0.53%;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3240亿元,占比4.73%。由此可见,另类投资在整个保险资金运用中的分量微不足道。
不过,曾于瑾介绍,在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不动产、非上市股权投资等新政策放开之后,这方面的投资比例会呈增长趋势。“从我们现在已有项目看,这方面投资的收益率明显高于现在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因此,也可以预见到,随着这些政策的放开,假设其他投资能够稳定的话,行业的整体收益率会呈现好的趋势。”近期中国平安高管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看好另类投资的观点。据介绍,自今年年初债权投资计划实行注册制以来,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发行效率显著提高,目前已注册债权计划18项,金额412亿元。
“银行存款与债券的收益较为稳定,目前影响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股票和基金。”一位保险专家指出,未来另类投资占比加大,将减小股市波动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影响。该专家还表示,另类投资多为长期投资,与保险资金负债期限较为吻合,进而有望缓解保险资金运用短期化与负债长期性的错配状况。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保险行业15年以上的资产负债缺口近202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