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代封闭式基金即将迎来集中“到期潮”。数据显示,今明两年,将有19只传统封闭式基金陆续到期。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到期潮”的临近,这些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将逐渐收窄,其中的套利机会将值得关注。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2只封闭式基金进入“封转开”程序,国内首只封闭式基金金泰在封闭15年后,今年正式转型为平衡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此外,封闭式基金开元也将于今年3月到期,届时将转型为被动式指数基金。除上述已进入“封转开”程序的2只封基外,今年还有另外3只基金依次到期。而2014年,将是所有传统封基到期的最大年份,将有14只传统封基到期,总规模为370亿份。
证券分析师胡鑫指出,传统封基普遍存在一定的“折价率”,随着19只老封基到期日的临近,其二级市场价格有向净值靠拢的要求,折价率将继续走低,投资者可关注短期折价率扩大带来的交易性机会。“传统封基的‘折价率’相当于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投资‘安全垫’。”胡鑫分析,如截至上周,老封基的平均折价率高达11.62%,而由于部分剩余期限较短,如果这些基金到期时大盘点位不变,其所能获得的隐含到期收益率(年化)均可高达10%以上。
从折价率看,2014年到期的传统封基的安全性则更高。截至目前,2014年到期的14只老封基的平均折价率达9.99%,按当前9.99%的平均折价率和70%的股票仓位测算,若投资者目前买入并持有到期,剩余期限内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14.3%,投资者才会出现亏损。
对于即将到期的传统封基,胡鑫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波段操作,即现阶段低价买入,待其折价率收窄之后、“封转开”到期之前择机卖出,赚取买卖差价收入。2013年到期的传统封基,相对安全垫较薄,就未来一年至两年的投资期限来看,A股市场仍处于可投资区间,建议中期偏乐观的投资者可关注2014年到期的投资业绩稳定优秀、隐含到期收益较高的老封基等。“但波段套利‘封转开’能否获利,不仅取决于折价率的变化,还取决于股票市场和基金净值的走势,投资者应警惕由净值波动引发的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