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夜市交易现场。
欧美金市休市 中国内地白银T+D却上演半小时暴跌11.8%的行情
周二夜间,欧美贵金属市场休市过西方传统节日,中国内地的白银T+D却在开市后20分钟上演了瞬间暴跌行情,3分钟内狂跌8.3%,25分钟内下跌了11.8%,接近跌停;表面来看,与交易平台漏洞造成的暴跌现象相似。广州市场上,一些投资者被逼平仓、损失较大。
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官方答复是:由于欧美市场休市,中国夜市缺乏价格参照系,有投资者报低价抛售引发了连续抛售现象,并非交易系统出现了错误。但广大会员单位、中小投资者对此埋怨连连。香港同行认为该类事件在发达国家与地区少有出现,并督促上海金交易所改进服务质量。 文、图、表记者井楠
周二夜市
荔湾区某黄金投资公司的王先生与很多投资者一起,在电脑前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21:00
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市的白银T+D以6210元每千克的正常价开盘。
21:21
银价突然跌破了6000元一线的关键支撑位,只用了3分钟时间,跌至5500元一线,逼近跌停板5488元,最大跌幅达到了11.8%,离跌停板12%只有一线之差,成就了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以来单日盘中的最大跌幅。
21:30
成交量超过30亿元。
此后:
银市遭遇了逢低买盘大量“抄底”,迅速理性回归至6100美元以上位置。然而,半小时内的“过山车”行情已经造成了巨大损失。王先生说:“我做的是小仓位操作,但昨天那一跌,也瞬间跌掉了30%,大概六七万元。”
市场反映:
广州不少投资者被逼平仓、损失惨重
而在珠江新城、环市路、东风路一线市中心的金交所会员单位内,类似损失不胜枚举;部分投资者甚至自报被银行“强行平仓”,记者虽然暂没得到交易平台的证实,但不少投资者反映有巨额损失。
当然,撮合交易向来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抄底与做空套现的投资者十分开心:环市路某黄金交易公司的甄先生在5505元接近跌停板时认为白银价格偏离实际,随即买入10手做多,当价格恢复正常时他在6200元平仓,获利近7000元。但由于近日来金银价格不景气,入市操作者有限,获得大额回报的投资者数量并不多。
但对于此次暴跌,广州市内的黄金投资公司的初步看法是:夜间低位抛售行为触及了盘中多头心理止损位,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性抛盘。
背后疑点:
1
有人抛盘操控市场?
背景:由于出现暴跌,按照金交所内部管理规则,管理层均在第一时间赶赴交易现场,启动了应急准备预案:一旦跌停,将采取强制行为。
记者电话采访了上海黄金交易所新闻发言人顾文硕。他们研究了当日所有的交易数据,结论是:并非交易所或商业银行的系统性故障,与两年之前某银行平台的跌停案例有本质区别;而是某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引发了多米诺骨牌现象,中小投资者纷纷跟风,导致大跌。
顾文硕说:昨天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欧、美市场均休市,中国内地夜市缺少了价格参照系,报价与交易均根据投资者自我意愿而为;而与其他时段相比,昨夜的交易量非常小,是一触即发式的暴跌行情创造了客观条件。
是机构还是个人蓄意抛售呢?顾文硕认为:都是投资者,不分个人还是机构,都是市场行为。
2
报价错误吗?
背景:回顾2年前,震惊内地市场的某商业银行瞬间跌停事件,就是因为该银行的系统设置不完善而造成的。
多家广州市内的商业银行认为:与系统设置错误、报价错误都没有关系。2008~2011年,银行系统一度错误频出,纸黄金、黄金T+D产品交易都出过重大故障,政府管理部门为此组织整改,改进了系统的功能。
目前在广州市内,绝大多数网络交易平台均都选择了“滞后”平仓规则,而非强行平仓规则;如果当日出现暴涨暴跌行情,投资者保证金已不够数,商业银行、黄金投资公司会采用多种方式通知投资者在两日内交齐保证金,两日内钱还不够,才会在收市时强行平仓。
做了哪些改进了呢?采访的银行回复称:这是个技术问题,说不清楚,反正是改进了。
业内:发达国家或地区很少出现暴跌
记者为此致电了中国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交易经理李先生,他介绍说:类似情况在比较成熟的市场并不普遍;比如伦敦交易所、纽约交易所与(中国)香港交易所,都有成套的应对方案,会以系统设置、紧急处理、资金护盘等形式来应对突发情况、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平台信誉。
李先生表示:“金银价格不是股票,历史走势都很平稳,单日内涨跌幅很少会超过4%。2012年,香港市场中,黄金单日交易量经常为零,但也没有因此跌停或涨停。”
同时,李先生也很不理解中国内地黄金交易的运作模式,为什么要扯进来那么多的商业银行?“不但增加了运营费用,还增加了交易风险,因为负责的人多了,麻烦也就多了;真的要是出了问题,大家就会互相推卸责任;交易所只要自己的服务好、信誉好,不必那么多的辅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