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中的“坑爹”陷阱:A股成吞噬财富黑洞

2012-10-17 13:15     来源:钱经     编辑:王伟

  电影《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描写了埋藏在我们心底最真挚、最纯洁的爱。十年来,投资者追捧过的理财产品数不胜数,目的也都很“真挚、纯洁”,就是通过理财手段让我们手中的财富实现保值、增值。但是总有那么一些理财很“坑爹”,让我们追过之后很“受伤”。

  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重视理财。上到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刚工作甚至还在上大学的年轻人,理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财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十年前,人们了解的理财或者投资的手段大多是储蓄、国债、股票等有限品种。如今,信托、银行理财产品、各种创新型基金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理财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曾经有人说,没几万别想理财,“财”都没有,“理”什么?而如今一些基金定投的宣传册上写到:如果一个月投入100元,按一年15%的收益率,则35年之后你会用拥有一笔147万元的巨款。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我们试图通过分析这十年间典型的“坑爹”理财向你展示,你理财了,“财”不一定会“理”你。

  A股

  吞噬财富的“黑洞”NO.1

  A股十年,不变的是点位,变的是财富。 2011年12月13日的2245点,遥遥相对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曾有人调侃A股市场,“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这可不仅仅是句玩笑话。

  统计显示,截止2012年8月底,A股共有上市公司2535家,2012年年初至今沪指跌幅6.91%,2012年上半年股民人均亏损3.5万元,而仅8月一月A股流通市值蒸发达8400亿元,七成投资者亏损超过25%。

  2005到2007年,赶上大牛市,赵聪在股市中赚了不少钱。赵聪有很好的理财观念,他认为理财就是“在合适的时候买入合适的产品”。 2007年11月,他就48元附近全仓买进了涨幅逾180%的中石油,按他的话说:“一个垄断的行业,加上一个垄断的公司,多少钱都不算贵。”然而事实并不如愿,中石油在2007年11月到2008年9月,不到1年的时间,股价跌去了八成,期间赵聪多次加仓,而钱不过就是进去,打了个几个水漂,然后,几乎消失不见了。赵聪现在依然坚持中石油是一个好公司,但同时也有些困惑,为什么股价就上不去呢?

  其实赵聪只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市场,买了一只错误的股票罢了,而纠结于“股票为什么不涨”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无意于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A股十年“零涨幅”,因为无论是股市大幅扩容,还是大小非过度减持,这些其实都不是现阶段中国的投资者能够左右的。我们只是想提醒广大的投资者,A股只是理财的一个手段,且非唯一手段,如何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做最合适的投资,则是投资者最应慎重考虑的。

  QDII

  本土的和尚去“海外”不好念经

  相比QFII在中国的大丰收,QDII基金这些年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从首批QDII基金问世之初,配置QDII产品分散投资风险的宣传就“深入人心”。然而,“出海”6年的QDII基金并没有起到多少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有时候会让人很“闹心”。

  2011年11月,成立于2006年11月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正式谢幕,作为国内的第一支QDII基金,虽然让投资者保住了本金实属不易,但细细算来依然让投资者很“受伤”。

  首先, 在“雷曼兄弟”破产后2008年8月到2011年11月三年多的时间里,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是封闭的,这就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其次,由于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记账本位币是美元,而人民币在这段时间里大幅升值,这更是造成了投资者的直接损失。

  其实,QDII基金作为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的产品很有必要,虽然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2011年以前的QDII基金“坑爹”的现实,但今年以来,在美股走势稳健,A股“坑爹”的大背景下,QDII基金收益就明显高于普通基金,这说明QDII基金也在积攒“正能量”。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只是一只“黑天鹅”,但留给投资者的问题是如何正确配置QDII基金,而不仅仅是盲目相信国外市场。

  银行理财

  别被预期收益晃花了眼

  自2004年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诞生以来,近十年时间,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业绩增长点,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铺天盖地,产品宣传手册中收益率往往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殊不知就是这些看似亮点的收益率中却隐藏着“坑爹的陷阱”。

  章先生2006年底投资20万购买了某银行股票型一年期理财产品,购买时只知道该产品最高年收益18%,预期年收益6%,而对收益计算的公式却一头雾水,工作人员劝他说产品最次也能达到预期收益。2007股市一片大好,年底银行却告诉他:该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唯一的收入是利息税调整的补偿合计79.2元。章先生后来才了解到,该款理财产品是与某只股票挂钩的,而那只股票在2007年表现并不好,也导致了章先生买的产品“零收益”。出现这种问题,通常是投资者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轻易相信了银行人员的“忽悠”而做出仓促的决定。

  网络与平面媒体相继爆出多次类似事件后,银监会也加强了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明确规定银行应避免理财产品名称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会有一些银行利用“高明”的手段误导投资者。

  近两年每逢国庆、春节长假,理财产品收益率“倒挂”的情况时有发生,仔细研究产品说明书发现,这原来是银行耍的一个“小花招”,“猫腻”在产品到期日上。如有些产品表面上期限短、收益率高,但到期日为9月29日,资金到账日就需跨过8天的国庆中秋长假,平摊下来,实际收益率反而比较低。

  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重要的是擦亮双眼,仔细研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只关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要轻易相信理财经理的“忽悠”,只有认真、专业地理财,“财”才会“理”你。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