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金高企 银保渠道沦陷拖累险企中报

2012-09-07 13:02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寿险业的持续不振,令四大上市险企交出的半年报黯然失色,银保渠道依然是重要推手。

  截至8月30日,上市保险公司2012年中期业绩悉数披露完毕,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净利润下降幅度分别达到54.6%和25.7%,表现稍好的中国平安与新华保险,净利增幅也仅为个位数。

  对于业绩不振的原因,太保中报称“主要是退保金增加所致”,其今年上半年寿险退保金为61.75亿元,同比增长58.4%,银行渠道部分产品退保增加是重要因素。

  意料之中的增长

  今年以来,多地呈现出退保金高企的局面。所谓退保,是指在保险合同没有完全履行时,经投保人向被保险公司申请,保险公司同意,解除双方由合同确定的法律关系,保险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合同的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然而,退保金大幅增加,太保并非个案。上半年四大险企的退保金累计达362.18亿元,同比大增21.84%。除太保之外,市场份额居首的中国人寿上半年退保金额达189.08亿元,同比增长7.2%;中国平安退保金额25.76亿元,同比增长25.2%;新华保险退保85.59亿元,同比增长39.4%。

  尽管数据令人咂舌,不过,这一结果也属意料之中。因为自去年四大上市险企年报爆出退保金高达655.69亿元以来,退保风险随之浮出水面。而此后的一季报显示,四大上市险企的退保风波并未退潮,今年一季度达到191.19亿元。

  对于退保金进一步增加的原因,四大上市险企在中报中均予以解释:太保直言退保增加为“银行渠道部分产品退保增加”所致;国寿解释称,上半年退保金增加主要是受各类理财产品冲击影响;而平安上半年的退保主要来自于某些分红险产品的退保增加。新华保险的解释则是,受市场环境和公司业务规模增长的影响。

  银保渠道的沦陷

  从四大上市险企对退保金大增的解释中不难看出,银保渠道的投资型产品是退保金走高难以遏制的罪魁祸首。

  “银保渠道退保金持续增加的原因较多,有阶段性的原因,如银保渠道的投资类产品收益不佳,当然也有保险业自身的原因,如前几年银保渠道销售误导问题严重,存单变保单现象屡屡发生,导致目前该渠道退保金增加。”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记者称。

  但王国军同时解释说,除银保渠道问题外,居民收入增加和通胀的现实,导致每张保单的保额和保费均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同样的退保率,退保金也会大幅上升。

  据了解,银保渠道产品主要以投资收益吸引客户,但受市场环境影响,这种功能类似于储蓄的保险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导致吸引力明显降低。另外,根据行业统计数据,退保人群集中在50岁至60岁,这一人群资金充裕购买力强,但也最容易成为银保渠道销售误导的对象。因此,银保渠道成为退保的重灾区,实属必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被保险公司视为冲刺保费规模利器的银保渠道,如今却成为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拖累。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回应银保渠道保费下降时称,受宏观经济环境、银保监管政策、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的冲击和影响,银保渠道保费大幅降低。

  事实上,银保渠道的不佳表现以及其他渠道利润贡献的上升趋势,却在无形中助推了保险公司渠道转型的步伐,转型力度愈益加大。

  止跌企稳的二季度

  针对退保金持续增加的问题,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一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退保风险,监管机构一直强调要“未雨绸缪”。广东保监局已从6月开始要求寿险公司每周上交退保周报。北京保监局也于8月发布通知,称部分公司退保率持续高企,存在“非正常退保激增”以及引发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且部分人身险公司分红险保单陆续到期,满期给付压力增大,客户对给付水平不满而引发重大突发事件尤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风险显著提升。

  相比之下,四大上市险企表现得较为淡然,视为“完全在控制范围之内”。对于这种反差,王国军认为:“监管机构更加关注退保对保险市场声誉的巨大影响,当前保险市场的低声誉现状已经对监管部门形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监管机构对退保率非常敏感。而保险公司虽然也会关注退保对本公司声誉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关注退保率对本公司财务稳定性的影响。”

  中报显示,上半年新华、太保、国寿、平安的退保率依次为2.7%、1.6%、1.38%和0.5%。“的确,这样的退保率在财务上都属于可控范围之内,所以险企才会淡然处之。”王国军如是称。

  另外记者注意到,与一季度4家上市险企191.19亿元的退保金相比,二季度新增退保金170.99亿元,环比下降11%,已经出现明确的下滑趋势。业内由此推断,险企表示“完全在控制范围之内”并非虚言,而且根据目前情况,尚未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态势。

  但是,下半年寿险业能否走出阴霾,业界表示难以乐观。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资本市场低迷之后,保险投资水平不尽如人意,从而在保单到期时难以给予客户满意的回报率,这对退保的影响仍在继续。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