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8日保险行业的屡屡违规和不实销售,让投保人对保险中介的信心急剧下降。而随着互联网的兴旺发展,微博,社交网络等一系列新兴的社交形式深入百姓生活,人们更愿意相信和接受网上保险购买经验的分享,这使保险中介失去了经过十年积累起来的信服力,遭遇到了第一个“中年危机”。
历经十几年打磨 保险中介“中年得志”
“您好,我是某某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想向您介绍我们公司的新产品”这种挨家挨户的推销模式可以说是保险中介最早的状态。由于那时候老百姓对保险产品的认知度较低,保险中介的出现总让大家感觉“骗钱的”又来了。保险中介的业务员们在屡吃闭门羹之后,多数只能从身边的亲戚朋友下手,来慢慢积累客户和经验。
随着百姓保险知识的增加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许多人开始主动联系保险中介员来咨询各种业务。投保人普遍认为,既然花钱,就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保险中介的推荐,就被看作了最正确的方向。
如今,鉴于百姓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购买保险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尤其是被称作“魔力中间层”的中产阶级,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有能力且有意识要进行一定的风险防范,而购买保险就成了简单而又行至有效的方式。在历经十几年的积累和打拼之后,保险中介也从“行商”变成了“坐商”,迎来了坐在办公室里谈业务的“中年岁月”。
违规销售增加 投保人对中介信任度“回到解放前”
保险中介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迎来了坏消息。保监会11月通报了2011年保险公司中介业务的检查及处罚情况:103家保险机构合计非法套取资金8065.8万元,涉及保费8.55亿元,依据《保险法》、《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保监会和各地保监局本着从严处理的原则,依法处理了保险公司各级各类管理人员87名。
竞争压力的增大、经营成本的猛增和对收益的过分执着,使得保险中介的销售偏离了正轨。许多保险公司为了多卖保险,不断扩大中介推广渠道,把自己的推销员送到银行,送到证券公司,之后就有了备受争议的“银保事件”:保险单假装当存单;保险免赔额不予告知;出险理赔遭到拒绝、保单到期拒绝支付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投保者觉得,保险中介已经变味了,推销给自己的保险,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而高昂的费率相较于态度寡淡的服务,也让投保者倍感心寒。2011年,退保潮比秋天还要早的横扫了整个保险业,投保人对保险中介的信任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微博时代投保人相信“人和”力量 中介遭遇“中年危机”
7日,普华永道公司发布财险行业权威报告,报告中称,投保者的行为从1995年的自主购买,历经了风靡一时的顾问式购买转向互联网购买。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增长幅度达2亿4千六百万之多。人口渗透率高达34%,其一年的新增用户量比美国全体互联网用户总数还要多。
而随着微博、社交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更多的投保者开始依赖于互联网的力量,当他们需要寻找自己需要的保险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搜索引擎或者微博,来寻找相关的信息。70%的投保者相信,在网络上咨询购买过相关险种的投资者建议,是经过实际考察过的,要比保险中介的推销更有效,“水分”更少。
而随着投保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劣质保险产品的容忍度下降,互联网也成为了投保者对保险产品不满是发泄的最直接的窗口。“当保险产品出现问题后,投保者对其的容忍时限最长可达19天,当第20天来临的时候,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投保人就将通过互联网进行‘抱怨’,这个坏消息就会像菌群一样成对数形式增长,其负面后果是无可估量的;几秒钟之内,保险公司的坏形象就会传遍网络。”普华永道美国保险咨询服务联席主管Jaime Yoder在阐述互联网作用时如是说。而同在一个社交网络中的人又存在很深的“人和”性,对彼此的历经感同身受。
据普华永道2011年多伦多IIS会议报告显示,“中介型”保险销售已经被“自我保险”型的投保模式取代。数据显示,仅有4%的投保人与中间商面对面互动咨询;高达39%的投保人屏蔽了中间商的推荐,采用一体化多渠道互动;21%的投保人借助互联网形成同质化的客户群体,与保险公司直接谈判团购。互联网对投保者选择保险的作用之大,使保险中介遭遇到了“中年危机”。在“自我保险”全盛时代到来之时,保险中介也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中新网金融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