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开市场保持“零操作”

2013-07-04 14:20     来源:中国财经报     编辑:林天泉

  记者获悉,人民银行于周二再次全面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延续了上周以来“不作为”的态势。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此次全面暂停央票及正回购操作,释放出了平抑资金面波动的信号,有助于安抚市场紧张情绪,但从逆回购未能重启也可以看出,管理层认为市场流动性总体不存在太大问题,期望出现大规模货币投放并不现实。

  鉴于本周公开市场有央票及正回购到期460亿元,则面临月初的存款准备金补缴,央行“按兵不动”将有助于流动性的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向媒体公开表示,“央行对流动性的把握,市场基本上还是正确理解的。”

  他坦言,出于半年考核时点等因素,银行发放贷款的冲动十分强烈。这种动向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均衡增长的要求,以及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结构调整的方向不完全一致。“需要他们把这种倾向调整回来。”

  无疑,从管理层的表述看,央行认为目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缺,那么未来的政策取向应该是如何“盘活存量”,而不能过多期望央行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

  “出于管理金融风险的目的,以适度收紧流动性来推动银行体系降杠杆的进程,提示商业银行对资产业务作出调整,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操作思路。”来自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的观点认为,央行强调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意味着资金面回到上半年宽松状态可能性较小,下半年资金成本料将抬升。

  尽管央行公开表态维稳,加上6月末财政存款的逐步投放,近期资金面紧张格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业界普遍认为,7月资金利率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首先,7月初市场仍将面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补缴;其次,二季度企业税款上缴,将导致财政存款的大幅上升,从历史数据来看,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左右;最后,7月份大型商业银行海外分行也将从银行系统抽离一部分资金。

  不仅如此,7月份公开市场仅有2910亿元的资金到期量,较6月份的3510亿元有所下降,而与6月份不同的是,该部分资金绝大多数集中在下半月到期,鉴于上半月银行间市场还将面临财政缴款、存款准备金补缴、上市公司分红等等诸多不利因素,多位券商研究员判断,至少在7月的上半旬,流动性将持续紧张,且基于挤压套利空间和清理金融风险的考虑,央行在后续的时间里仍将维持相对紧平衡的货币环境。

  需指出,本次流动性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过分逐利,过度扩张同业业务导致出现流动性困难。

  由于今年以来资金面宽松,市场流动性泛滥,商业银行普遍通过期限错配,通过银行间市场吸收廉价资金用于发展同业及理财业务,而鉴于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不足,又导致资金在银行体系空转,债务堆积现象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央行试图通过资金价格调整逼迫商业银行降低同业业务杠杆,抑制表外业务疯狂扩张。

  在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看来,此次流动性危机之后,商业银行在政策引导下将降低非标业务规模,部分非标业务到期后将不续作,出于逐利需求,这部分资产配置很可能转移至债券市场。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