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由于银行股本融资渠道面临困难,监管层可能将加速引入新的资本补充工具。
这一揽子创新资本补充工具,也正是业内传闻已久的一级资本债。“银监会上周召开的办公厅会议上,已经明确鼓励各家银行探索新的资本补充工具。主要目的是探索新路子,避免主要依靠股本融资带来的各种局限。”一位参与此会的股份行高管对记者表示。
创新工具
据记者了解,监管层此次鼓励银行尝试的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包括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和优先股等。参照国际标准,这些工具均可纳入一级资本。除优先股外,其他债务型工具通常也被称为“一级资本债”。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员对记者表示,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早就被引入国内,但现行的资本管理办法将它们归入附属资本,不但发行规模与核心资本规模按比例挂钩,限制比较大,而且基本没有包含转股或减记条款,银行出现重大损失时主要还是要靠拨备和股本来对冲损失。
“这就让银行只能依赖核心一级资本来抵御风险,也即普通股和利润留存。按照现在的资本消耗速度,这个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资本补充的特点——要么是在二级市场再融资,要么减少分红把利润留存起来。”这位研究人士称。
如果引入包含转股或减记条款的资本工具,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出缓冲。比如银行遭遇不可预测的重大资产损失时,这些债务工具可以转入股本,其本金可以参与损失吸收。这意味着,银行不用只依赖核心一级资本,风险缓冲能力将更具梯次性。
“这其实也是给银行卸担子,避免在资本监管问题上过于超前,目前欧洲银行也都暂缓了巴塞尔协议三的实施。而这也是现实的需要,按现在的银行发展速度,未来还是会有新的资本需求,但是否所有资本都必须通过股本来募集呢?这个问题显然是值得反思的。”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行高管对记者表示。
舒缓压力
业内人士坦言,如果创新资本补充工具能够引入,将在很大程度上舒缓银行和资本市场面临的压力。
现实情况也在倒逼银行。据记者了解,基于近几年来银行再融资对市场资金面与投资者信心形成的压力,今年以来有多家银行抛出的配股融资计划虽然顺利过会,但至今仍然没有正式批文。在银行方面,出于满足不断更新的资本监管要求,近几年以来的分红比率也在逐渐下降。
一位银行高管坦承,按照目前的银行分红比率,银行股在市场上不受投资者青睐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是希望投资者通过分红,能够基本拿到与一年期贷款利率齐平的投资收益,这样资金才会愿意持有银行股。但是考虑到融资节奏的问题,我们在分红策略上确实也相对保守,这是个矛盾。战略投资者可能会予以理解,但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可能就未必了。”这位高管表示。
如果引入新的一级资本工具,这些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吗?尽管业内仍存不同看法,但接受记者采访的银行人士一致认为,新措施将有助于银行形成更合理的资本结构,且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