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则较上月和上年同期明显扩大。专家表示,数据体现了当前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已产生良好效果,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另一方面,在稳增长以及全球货币泛滥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信贷不应过度放松,未来信贷政策仍应保持紧平衡,以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防止政策微调变成超调。
【 货币政策收效良好 】
央行近期发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539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而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65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4041亿元和1.22万亿元,环比和同比均保持高增速。
分析人士认为,数据增减的背后,凸显出监管层对当前信贷投放节奏进行控制的意图,而债券融资的扩容则体现出当前融资结构的逐步优化。同时,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8%,环比回升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3%,环比高出2.8个百分点,双双实现环比大幅度回升。业内人士分析,广义货币增速稳中趋升,基本上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肯定当前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成效时指出:截至9月末,人民币信贷余额增速为16.3%,较1月末提高了1.3个百分点。当前总体流动性较为合理适度,可以满足实体经济增长需要,这种“紧平衡”格局也有助于应对潜在通胀压力。这说明,当前货币政策和适度放宽的信贷政策扩大了信贷规模,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增长。
【 不能靠滥发货币保增速 】
信贷规模的扩大既要确保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又要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增长,这就要求信贷政策的宽松是适度的。过快地增加信贷规模会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信贷结构不合理、金融泡沫上升等不良后果。
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连平认为,有理由相信相当部分流向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这必将增加未来经济回升的动力,但由此产生的风险也应高度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中国金融市场仍缺乏有效的价格机制,而经济增长也不可能永远维持在不可能持续的“房地产化”的基础之上。易宪容认为,在当前产量过剩、经济结构调整及企业去库存化的过程中,企业盈利越来越困难,宏观经济形势又面临通货膨胀上行压力,效仿欧美各国的量化宽松之路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采取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另一方面,过度放松的信贷政策会造成企业融资依赖银行,不利于企业社会融资能力的提高。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2278亿元,同比多1758亿元。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更是达到1.56万亿元,同比多7186亿元。光大证券资深分析师钟正生认为,三季度企业债券融资月均增加2450亿元,可见央行通过控制信贷阀门优化融资结构的意图比较明显。
【 刺激经济又不引发通胀 】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已经见底,四季度将逐步出现回升态势。中国仍有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然而,更多的国内学者与经济界人士提出应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连平认为,未来货币和信贷增长应保持平稳适度,既要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又不宜过快。为此,一是建议在四季度或明年初信贷需求较大时适度下调准备金率1次至2次,以保证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银行经营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参数;三是继续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避免货币市场利率过高和过度的季节性波动。
针对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建议,中国要发展多种融资渠道,加大债券发行力度,从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
央行副行长易纲已明确表示,本轮经济刺激政策会是“足以支持经济复苏但又不会引发通胀上升”的适当规模。在保持信贷规模“紧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及时应对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