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行长牛锡明

2012-10-16 09:4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王伟

  这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市场。最新数据显示,包括中国在内,发展中的亚洲经济体占全球经济体的比重已经超越欧元区。中国成为过去十年亚太区内最重要的新增财富来源,预计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国家。中国内地的家庭财富自2000年起的年均增长率为13%,较全球平均的5.8%的财富增长超出一倍以上。

  这意味着大量的富裕人群正在寻求专业的投资建议。由此催生的财富管理行业是近年来国内各金融机构争相发展的新兴业务,也是未来金融机构盈利的重要支柱。

  但正如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言,“我们的财富管理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幼年时期,不仅远远未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自身也存在种种的缺点与不足,各个领域都遇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为此,本报推出“财富管理领军人物”系列报道。采访对象均为涉足此领域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透过他们的所思、所为、所惑,传播先进的财富管理理念、运作模式,以求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

  作为理财规划的一部分,与普通老百姓一样,交行行长牛锡明也爱买银行理财产品。牛锡明偏爱短期理财产品,35天的、15天的、甚至是7天,当然产品必须是交行的。

  不过与普通老百姓不同,牛锡明买理财产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收益。作为一行之长,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家的产品有一个切身的体验。在有了切身体验之后,他通常对会业务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近两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火爆,而发行理财产品也成为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建设财富管理银行不仅仅是发发理财产品这么简单,还涵盖更加丰富的内容。针对未来国内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向财富管理银行转型等话题,牛锡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财富管理:银行具备天然优势

  银行在网点和电子化销售渠道以及专业化的财富管理队伍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上海证券报:目前信托、基金、券商、保险以及银行均提出财富管理的理念,在财富管理市场的竞争中,银行具备哪些优势?面对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

  牛锡明:我认为,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竞争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服务渠道和声誉优势。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在网点和电子化销售渠道以及专业化的财富管理队伍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其次是风险管理优势。从风险角度看,银行业受到的风险监管是整个金融业中最严格的,拥有专业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整体风险可控。

  此外,银行还有综合经营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试点稳步推进。综合经营丰富了商业银行的服务内涵,使银行可以通过子公司与母行之间的联动,发挥自身的牌照优势,整合集团内部各业务部门的专长,开发出创新性的产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财富管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面对来自其他经营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是加大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共赢的利益合作机制,通过产品代销、产品定制等形式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是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提高集团内部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第三是加快国际化步伐,提高境外配置资产的能力;最后,内部进一步提高自身财富管理能力,优化客户结构,加快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银行理财产品:回归资产管理属性

  银行理财产品填补了投资领域从无风险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权类产品之间的空白;随着货币政策的阶段性调整,全行业的存款饥渴症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通过理财产品揽存的动机有所减弱,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管理的属性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上海证券报:近两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飞速发展,银行理财的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另一方面也跟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系,您如何看待银行理财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及今后的发展?

  牛锡明:纵观近几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走势可以看出,银行理财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市场流动性状况、资本市场景气程度以及投资者的风险情绪等因素息息相关。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市场需求和银行供给层面的动力因素,也有银行需要满足监管规定的压力因素。例如,2011年通货膨胀和负利率催生了居民的投资理财热情,银行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性高,满足了客户需求。再如,中国大规模的储蓄存款有着提高收益率的巨大需求。近几年股票市场整体延续震荡下行的趋势,股票和基金在风险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明显下滑。银行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分享市场利率的渠道,不仅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且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相对较小,填补了投资领域从无风险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权类产品之间的空白,消除了中国金融市场投资谱系中风险收益配比的断点,从而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需要。

  预计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将呈现以下变化:首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产品余额增速将有所放缓。随着通胀的回落和市场利率下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将有所下降。从供给端的情况看,随着货币政策的阶段性调整,全行业的存款饥渴症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通过理财产品揽存的动机有所减弱,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管理的属性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有所拉长,收益率将有所下降。受监管政策指引,短期理财品种(1个月以内)的发行数量将明显下降。商业银行出于期限错配的需要,会适当拉长产品期限,以获取相对较高收益。随着市场利率下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随之步入下行通道。

  此外,资金池类产品将更加规范,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监管政策引导下,2012年,资金池类理财产品将向现代资产管理模式下的资产组合类理财产品演化,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也将由此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