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两大非市场因素干扰了金属调整的步伐:即投行操纵LME交割库出货导致注销仓单飙升,以及云南再度传来收储消息。相对而言,前者值得警惕,而后者不但对金属短期提振有限,反而激发炼厂提高开工率,为后市过剩和下一轮下跌埋下伏笔。
海外投行盯上LME交割库
近年来,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和嘉能可等机构大力拓展仓单抵押融资业,纷纷入股LME旗下的交割库,打造商品抵押贷款、商品交易和现货交割库等贯穿期铝与现货铝的整条贸易流通利益链。具体做法是:先斥资购买仓储公司,借助仓单抵押融资业务囤积足够多LME工业金属的现货,再利用LME规定的每日最低金属交付数量,“人为”压低LME金属现货交割量。此举,一方面赚取可观的仓储管理费用,另一方面认为制造LME铝出库速度大幅放缓,必然引起现货铝对应LME三个月期铝基准价溢价大幅提高,投资银行通过仓单抵押融资得到的铝现货身价倍增。
铜方面,往年注销仓单占库存比例多在10%以下,然而自去年12月份起LME铜注销仓单比例就明显不正常,至今年9月就没有回落到10%以下,今年3月份长达一个多月处于30%以上,而9月份作为消费旺季,再度由7月份的11%左右升至18%左右,且注销仓单增加最大的交割库在美国的新奥尔良,而该仓库和底特律仓库很多是高盛控股的。
铝方面,操纵更为明显,据笔者估算,LME铝库存中65%-85%的铝被用于融资交易。数据显示,从2月15日开始,LME铝库存注销仓单占库存的比率升至30%以上之后,就一直保持在该水平上方,投行等机构通过控制LME交割库的提货速度,人为抬升现货溢价,目前,从LME的仓库提铝必须“排长队”。投行和贸易商都热衷于买入仓库公司。据交易员估计,投行和交易商旗下的铝库存可能高达1000万吨——这足以制造15万架波音747客机。
锌方面,近期涨势同样可归功于投行操纵交割库行为配合期货多头买盘。9月25日,LME锌注销仓单升至1997年10月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32.06万吨,其中,在美国新爱尔良注册仓库的注销仓单9月25日一天增加17.8万吨,占所有注销仓单的82%。按照LME的规定,存贮库存总量在60-90万吨的注册仓库每天金属可提货量至少为2500吨,而目前该交割库的注销仓单高达36.38万吨,这意味着这些注销仓单需要21周的时间才能全部被提取出来。
铅方面,注销仓单自8月下旬开始就不断攀升,8月21日LME铅注销仓单占库存比例只有18.5%,而8月31日调升至36.8%,此后至9月25日,注销仓单比例一直维持在30%以上,9月25日为33.4%。
收储作用有限
继2008年之后,云南省再次通过收储挽救地方经济发展,计划收储大金属30万吨,其中铝20万吨,铜2万吨,锌5万吨。不过此次收储对金属价格提振有限,反而导致企业减产或者淘汰落后产能的动力不足,最终引发后市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给金属再度暴跌埋下隐患。
对比2008年底收储,当前尽管基建加码,但很多项目由于地方政府缺乏资金而迟迟难以开工,实际消费难以被拉动。此外,当前中国货币尽管趋于宽松,但难以像2008年大规模“放水”,下游投机买盘难以再现2009年的盛况。
从产业角度看,本次收储,政府希望通过以支付利息的方式,为陷入生产困境或者行业亏损的企业注入动力,让企业不至于大规模停产和拖累地方GDP的增长。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原本有色金属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那么按照市场规律,企业需要减产以促使供应下降来应对需求下滑,政府这样“一插手”,企业就缺乏减产动力,产量继续增加,产能扩张势头不改,从而为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供求进一步过剩埋下伏笔。 最后,收储的量犹如杯水车薪,对缓解过剩的作用不大。铜收储2万吨,对于国内庞大的库存(100万吨以上)缺乏意义;电解铝收储20万吨,对于国内现货90万吨的库存也只占库存比重的22%,况且电解铝产量增长还在加速;收储锌5万吨,对于国内将近40万吨的显性库存和30万吨的社会库存起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