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业内人士指出,欧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虽然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但走弱态势已成定局。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变化与欧洲整体实力的变化并非同步,前者尚有一定滞后性。长期来看,欧元或将因新兴经济体实力上升而备受冲击。
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近期频频走跌,市场信心一再受到打击。但欧洲央行日前发布报告称,即使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扩散的情况下,去年欧元仍保住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欧洲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只是微幅下降,从2010年年底的25.4%降至25.0%。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欧洲央行的数据表现比较好,在新形势的演化之下,欧元的国际地位虽然没有受到根本性动摇,但已经开始出现缓慢下滑。
债券的烦恼
在这份名为《欧元的国际地位》年度报告中,有这样的表述:欧元在过去一年中保持了相对弹性。截至2011年6月底,非欧元区投资者所持资产中,欧元计价债券所占的比重只是同比小幅下降。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欧元债券的结构上分析,除了债务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如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国家的债券被抛弃,德法两国的债券反倒比危机之前更受欢迎,成为避险产品。“从市场份额的角度讲,其实德法两国占欧洲债券市场份额更大。”张茉楠认为,报告中出现这样的数据,其实掩盖了很多问题。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持有类似观点,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受到欧洲局势的影响,尤其是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影响,欧元地位受到一定动摇。同时,从基本面看,欧元区国家的债券需求比较弱,尤其是问题国家的债券,收益率情况不乐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问题专家刘明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从市场表现以及欧洲央行透露的数据分析,市场对欧洲的担心主要在于南欧国家偿债能力,南欧国家的债券发生债务重组的可能性比较大。市场并没有表现为对整个欧元区存亡的担忧,抛售南欧国家债券的同时,在购买德国的债券,说明市场对欧元还是有信心的,但同时欧元的风险在加大。
震荡中的欧元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欧洲央行评价欧元国际地位的年度报告中指出,2011年欧元保持了相对的弹性。同时,报告指出,从海外市场对欧元区政府债券的需求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没有削弱欧元的地位。
对此,张茉楠评价说,“未必本身认为自己好,就是好”。很多国家通过融资套利购买欧洲债券,将欧元作为融资货币,但欧元未必是比较好的货币。比如日元,最近几年一直升值,并非对日元有信心,而是被动升值。
面对欧洲央行的“华丽报告”,张茉楠认为,即便是前段时间欧债危机最剧烈的时候,欧委会、欧洲央行也照样强调欧元的稳定,希望市场坚持对欧元的信心。
王剑辉表示,作为大类外汇储备资产,欧元的地位还是无可替代的,能基本维持其地位。但这个地位已经开始有所动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是可能的,削弱的时间可能还是以年为单位,不会有很快的变化,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紧缩政策和经济增长找到一个平衡,既能维持经济的复苏,又能保证财政紧缩的实施,等经济恢复以后,市场应该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欧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地位不会受到根本影响,但会出现缓慢下滑,问题在于下滑速度有多快。”刘明礼说,从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看,下滑速度并不快,但是此次欧洲央行的年报数据有局限性,因为毕竟只公布了截至2011年年底的数据。
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欧洲的整体实力成正相关,但是这二者的变化并不一定同步进行。也就是说经济实力的变化,并不一定在欧元的国际地位上表现出来,可能是非常缓慢滞后的。欧洲实力的变化导致欧元国际地位的变化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2012年以后,欧洲形势变化比较快,欧元地位的下滑可能比2011年快。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大的格局不会变,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新兴国家货币国际化速度在加快。刘明礼强调指出,新兴国家实力增强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可能会首先挑战到欧元的地位,而不会挑战到美元的地位。长期来看,欧元地位会受到新兴经济体实力上升后,货币国际化的冲击。(曹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