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警示宽松政策风险

2012-06-26 13:01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范乐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24日发布的年报中警告称,目前全球利率水平处于低位,且央行资产负债表过于膨胀,导致宽松货币政策正面效应正在下降的同时,操作空间已经有限。另外,长期的激进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经济自我持续性复苏的进程推迟,并给全球价格稳定带来风险。该行呼吁各国打破恶性循环,减轻央行压力,着手推进长期的财政巩固。

  货币政策效力有限

  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尽管央行的措施在限制雷曼兄弟破产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方面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同时大规模的债券购买已经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过于膨胀,而“无论是传统还是非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都在减弱,并且有自己的局限性”。

  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目前全球央行的资产规模约为1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30%,是十年前的两倍。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卡鲁安纳表示,随着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递减,并且能否发挥效用的不确定性增强,央行扩大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正在上升,而“这些风险现在还不能完全展现出来”。

  此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已经表示,在将基准利率降至纪录新低并向银行业体系注入大量资金后,欧洲央行对政策工具的使用已经接近极限。上周美联储宣布再进行2670亿美元的扭转操作,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称如果美国就业前景不佳,不排除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措施。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令发展中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上升,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央行稳定物价的任务更为艰巨。因为担心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央行在加息方面表现的越来越迟疑,结果就是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可能处于系统性的过于宽松状态。

  国际清算银行呼吁发达国家央行认真审视其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机会修复资产负债表并进行去杠杆化。该行指出,货币政策能够提供流动性,但无法解决潜在的偿付性问题。如果不能意识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就可能导致央行负债过高,长期的激进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经济自我持续性复苏的进程推迟,并给全球价格稳定带来风险。

  呼吁巩固财政状况

  卡鲁安纳指出,长期的货币刺激措施可能使结构化的或财政调整变得似乎不太紧迫,但仅依靠央行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最终会破坏信心,并增加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风险,因此财政巩固、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以及其他改革不能被推迟。

  针对新兴经济体,国际清算银行指出由于增税空间更小等因素,新兴经济体政府的负债承受力将低于发达经济体。同时与发达经济体相似,多数新兴经济体政府面临着养老金和医保等公共开支的大幅上升,因此新兴经济体的潜在财政状况也并不乐观。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很多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危机爆发导致这些国家财政可持续性显著下降。而由于政府、家庭、企业都在努力削减债务,经济前景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该行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减轻央行的压力对于健康的全球经济而言十分关键,同时所有国家都需要抓住时机解决长期财政巩固的问题,否则经济复苏将遥遥无期。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