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2月1日报道,韩国央行考虑买进“数亿美元”的中国股票以及更大金额的中国债券,以分散外汇储备的投资。韩国央行去年12月下旬获得中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可购买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
分析人士称,目前韩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3064亿美元,规模居全球第七。该行及其他境外机构投资中国以分散资产配置,凸显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崛起。
韩资机构青睐中国资产
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的截至2011年12月QFII名录,迄今已有包括韩国央行在内的13家注册地在韩国的机构获得QFII资格,约占总数量(135家)的10%。其中,韩国央行QFII资格获批时间为去年12月21日,韩国主权财富基金韩国投资公司获得QFII资格的时间则为12月28日。
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管理部门主管秋兴植1月31日在首尔接受访问时说:“长远来看,人民币有潜力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我们正在建立投资渠道……我们将从长远角度来进行我们的资产多元化配置,虽然我们认为美元仍旧强劲,但是我们会在多元化道路上更加灵活。”他还表示,韩国央行今年上半年计划买进中国国债,下半年可能投资中国股票。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较投资中国股票,韩国央行等机构投资中国国债更符合现实,因中国股市的风险性会稀释外储资产的保值功能。而相对于美国,中国的国债收益率要高一些,且长期汇率升值空间较大。
据韩国央行2011年3月底披露的年报,截至2010年底,该行约63.7%的外储配置为美元资产,该比例高于2009年底的63.1%,其余资产配置为欧元、日元、英镑、澳元和加拿大元资产。而据彭博资讯,美国2011年的五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为1.41%,而同期中国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则达3.52%。另外按资产类型,2010年韩国央行约3.8%的外储资产为股票,高于2009年的3.1%。
更多境外机构计划跟进
尽管人民币升值态势在去年四季度遇到一定阻力,但无论从离岸市场对“点心债券”(在中国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的热情,还是境外机构争先“登陆”在岸市场的情形来看,人民币资产正在日益成为境外投资者的“宠儿”。
如在中国证监会披露的最新名录中,2011年共有29家新批QFII,多于2010年的13家,而单在当年12月就有14家新批QFII,其中包括泰国央行等亚洲机构。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月20日,QFII共获得222.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其中,外管局在去年共批出16亿美元QFII投资额度。另据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监测数据,截至1月25日,覆盖多数QFII资金流向的中国股基连续四周吸引资金净买入,总额突破20亿美元。
同样在2011年12月,中国央行披露《中日加强合作发展金融市场》情况说明书显示,日本当局投资中国政府债券的有关申请程序正在进行中。日媒普遍预计,投资规模或达100亿美元。
不单单是亚洲经济体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去年9月,尼日利亚央行行长拉米多·萨努西表示,该行计划“尽快”将10%的外储配置人民币资产。
对此,与韩国央行同日获QFII资格的北美信托环球投资公司亚太区主管夏凯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故事”仍然很吸引人,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也将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记者 吴心韬)